老窯新火 大屯陶藝從土地中長出生活的形狀
老窯新火 大屯陶藝從土地中長出生活的形狀
百年大屯窯 傳統技藝從日治延續
旁白:北投大屯窯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年由日本技師來臺設廠,原希望推展本地製陶產業,卻因經費不足、經營困難,轉型為陶瓷工廠,逐步融入地方產業發展。
大屯陶藝工作室顏文裕先生:「大屯的話就是那個日本技師來臺灣,銀行貸款貸不出來,所以就是大屯窯到最後就沒有了,但是有幾個杯子後面真的蓋了『大屯』。」
作品回歸生活器皿 窯火燒出日常溫度
旁白:成立工作室後,顏文裕才發現,北投地區早在日治時期就有燒窯歷史。他無意間走進這段傳統,也讓老技藝在現代生活中重新發光。
大屯陶藝工作室顏文裕先生:「每個人的生活不一樣,那有人喜歡做所謂的創作,但是我喜歡做傳統的,我想我個人(作品)是表現在生活上面。」
順其自然看待傳承 對學子不藏私
旁白:年近七十歲的顏文裕,面對傳統技藝的未來,心中有感,卻也看得開。他說,自己不能再從頭開始什麼,但只要有人願意學,他就願意傾囊相授。
大屯陶藝工作室顏文裕先生:「我們大家都說:唉呀!沒有人學好可惜哦!你有責任,但我有責任,我沒有生命啊!我時間到我自然就老化了嘛,其實是整個時代在改變,不是你一個人、一個小團體可以去擔心的,那如果有人想知道,還是想學,我一定不會保留。」
旁白:文化的傳承不靠強留,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延續。只要有人願意用、願意做,這把火,就還會一直燒下去。
記者祁婧昀 臺北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