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地方與公益的交會:宜蘭媒合小聚串起東區創生的希望火種

2025/04/21 20:30
180次瀏覽 ・ 1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2025年4月21日,在宜蘭青年創生基地中興文創園區,由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主辦、小鎮文創協辦、社團法人中華亞太ESG數位發展協會共同合作的「東區創生共伴計畫-宜蘭媒合小聚」順利舉行。本計畫已邁入第三年執行,持續以地方議題為核心推動資源對接與實質改變。

照片

右起:陳忠義代表、阿宏夫妻、金門縣國際傑人會崔文柏會長、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亞太ESG數位發展協會理事長黃珀朱

本次活動聚焦二個深耕地方創生議題,邀請企業、資源媒合者及在地行動者參與,透過議題分享與交流,期盼為地方發展注入永續動能。 活動延續「共好圈」的理念,強調社區組織、地創團隊與微型產業的協作共好,透過ESG永續議題創造,導入區塊鏈的技術與AI數位應用實踐SROI社會影響力。設計以小聚形式展開,包含品牌故事分享、企業回饋交流與分組深度媒合,促進參與者間的資源連結與合作可能。

 本次亮點之一為來自「囍感生活」的分享。創辦人陳苡佩以實際行動支持宜蘭金棗老農與弱勢婦女。隨著年邁農民無力維護果園,許多金棗園逐漸荒廢。囍感生活透過契作方式,攜手地方婦女接手管理果園,培力其種植、採收與管理能力,恢復果園生機,也創造就業機會,同時也推廣循環經濟。公益聯盟則協助媒合企業採購作為禮贈品,實現地方產業、社會支持與經濟價值的三贏局面。 最令人動容的是公益聯盟美琪主任分享的一段真情故事。一位婦女在採收金棗時感慨道:「這些果子看起來好沈重,我很樂意替它們減輕負擔。」她表示,從一開始面對山林中令人畏懼的蛇,到如今能勇敢照顧果樹,這段過程讓她重新學會勇敢。這番話語深深打動黃珀朱理事長,體現此計畫對弱勢群體心靈與生活的支持。 

另一段感人故事來自「莎韻希望雞舍」的阿宏。七年前的工傷意外使他失去左手,醫生甚至宣告壽命無多。身為四個孩子的父親,他選擇堅強面對人生,返鄉投入友善養雞。他讓雞吃益生菌,使雞蛋無腥味,並將雞糞轉化為有機肥種植蔬菜,打造環境友善的循環農業系統。 然而今年初,一場車輛故障讓原本準備購買蛋雞的資金陷入兩難。他最終選擇修車,以保障子女教育及生活。陷入低潮的他甚至動念放棄生命。

照片

阿宏與未發生意外時的自己

此時黃珀朱理事長聯繫他,了解狀況後將此事告知東區共伴計劃執行者何培鈞老師。何老師輾轉難眠後與金門縣國際傑人會崔文柏會長聯繫,短時間內募得10萬8千元支援阿宏。 崔會長更特地從金門前來宜蘭親送善款,並承諾將長期協助收購雞蛋,支持阿宏繼續走下去。

照片

右起:陳忠義代表、阿宏夫妻和兒子、金門縣國際傑人會崔文柏會長、亞太ESG數位發展協會理事長黃珀朱

同時公益聯盟也邀請台北福星扶輪社前社長王玉冠與吳芳茹女士參與協助,展現社會共伴的力量。 媒合會尾聲,黃珀朱理事長表示:「今天不只是資源的交流,更是一場人與人之間深度理解與陪伴的實踐。」她也感謝公益聯盟與計畫團隊的努力,讓更多地方行動者被看見與支持。 

活動同時邀請宜蘭名導演吳銘菘、三星銀柳鄉的明慶農產運銷合作社經理李俊翰等人參與,串聯地方影像與農產品牌,拓展跨域合作的可能。 邁入第三年的東區創生共伴計畫,將繼續以「善的循環」為種子,深化地方行動與企業支持間的連結,讓地方的小故事,化為影響社會的大能量。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