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的零》展現藝文產業的創意現場與未來選擇

【臺中報導】
為回應全球文化產業轉型趨勢,文化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邁向未來生活的想像與行動,去(113)年臺北展出獲得廣大迴響,此次《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台中辦理,於週六(4月12日)臺中文化資產園區正式開展,展期至4月27日止,免費開放民眾參觀。開幕活動現場,由文化部綜合規劃司司長魏秋宜、方物研創創意總監方敘潔、琥山音樂總監邱家輝,以及各參展單位代表與多位文化人士共同出席,展現對文化創意產業轉型的重視與支持。現場亦邀請藝能世代發起人盧子涵與「享象Rhythmscape」營運長 Jasmine,帶領觀眾進行「舞靈感 ū lîng-kám」踢踏舞蹈發電體驗,一同感受從身體動能轉化為燈具發光的創意過程。

文化部綜合規劃司司長魏秋宜(前排左二)、方物研創創意總監方敘潔(前排左四)、琥山音樂總監邱家輝(後排左一),以及各參展單位代表與多位文化人士共同出席
本次展覽以「永續的O」為策展核心概念,象徵零排放的終極目標與從當下即刻啟動的行動路徑。文化部表示,藝文產業在創意生產與社會連結中扮演多重角色,期望透過展覽轉化文化為一種深具實踐力的未來行動語言。
策展人方敘潔指出,從劇場演出、工藝創作、展演製程,到文化資產修復與材料選用,文化產業的每一個環節都潛藏著重新選擇與調整的可能。「《永續的零》想傳遞的是,面對當代變化,我們並非無能為力,每一位創作者與觀者都可以是參與者。」

展覽內容包含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永續節目製作、工藝的永續性與影響力、時尚的循環經濟設計等各領域實際案例介紹
展覽內容橫跨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與衛武營的製作案例,也涵蓋博物館、設計、工藝與表演藝術在實務層面的創新做法。
現場另設「文化綠能工具箱」專區,彙整綠色生產概念、國際知識資源與實用參考資料,鼓勵藝文從業者將創意轉化為具體作法。
本次臺中展新增由無獨有偶劇團帶來的《綠色工坊指南1.0》,揭示戲偶從構思、採購到退役過程的完整路徑。展區同步展出以回收材料製作的「代排戲偶」,以及《鯨之嶋》正式戲偶「鯤兮」、「鯢兮」,將文化故事與行動實驗結合。

方物研創創意總監方敘潔介紹臺中場展出特別新增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使用回收材料製作2025《與鯤共遊》的代排偶
4月19日更規劃由工藝品牌苑手作主理人廖苑君主持的再生材料工作坊,運用織襪餘料手作「襪兔」與「襪圈小樹」,邀請親子一同參與。展覽期間另安排兩場策展人導覽場次(4月18日、4月25日),深入介紹展覽脈絡。

展覽自即日起至4月27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藝文展覽館CD免費開放參觀,文化部歡迎藝文工作者及民眾踴躍參加!
📍展覽資訊
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
📅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2日(六)至4月27日(日)
🕒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1:00–17:00(週一休館)
📍 展覽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藝文展覽館CD
📌 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