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詐騙新手法不斷 從「一番賞詐騙」看隱藏陷阱

2025/04/15 15:28
8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現實生活中詐騙新手法不斷

      近年來,詐騙手法不斷翻新,甚至滲透進日常生活的小細節,近日的「一番賞詐騙」案件又再度成為熱議話題。在這起案件中,賣家利用消費者對抽獎商品的信任,有些不良店家看中了消費者不一定會整套買下的心態,藉此透過藏籤和混籤的方式,使抽獎機率與表上不符,以騙取只購入一、二張的小資族客人。

      公仔店老闆 孫生

      (會推薦就是一般像我們小資族)(可能沒有像你朋友花那麼多)

      我只能說我這樣講可能很壞 但是我就說少去萬年 你只能少去危險地方

      對嗎 對你只能去你信任店家

      詐騙手法多元 防範需多留意

      許多消費者對抽獎機制充滿期待,但對於背後的交易細節與真實性卻常常感到疑慮。一些店家可能會利用模糊的說明,或是在抽籤過程中暗中操作,導致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損害。現階段,相關機構尚未推出專門針對此類消費糾紛的規範或保護措施,讓不少受害者只能自行吸收損失或在網路平台尋求協助。

      西門町派出所 陳警官

      其實一番賞基本上沒什麼法條去做管治 基本上就是良心事業

      因為最主要就是像你剛剛講的 就是他們有這種藏籤的行為 隱匿的行為 觸犯詐欺

      還有剛我講的 是依照公平交易法或者消費者保護法 因為這是屬於我們的權利 消保法要保護到我們消費者

      因為這可能是已經是不公平的遊戲

      提高警覺 守護自身權益

      詐騙案件不僅僅發生在一番賞抽獎的情境中,也可能存在於各種消費或日常活動中。專家提醒,隨著詐騙手段越來越精細化,大眾應保持高度警惕,切勿隨意點擊不明連結或提供個人資料。同時,商家也應積極加強消費者教育,建立更透明的溝通機制,共同抵禦詐騙。

      西門町派出所 陳警官

      其實你要說這種保護方式的話 應該說很多店家

      你只能去找商警好的店 就像我們去網路買東西 我們是不是都會先看評價評論這些

      我們保護自己也只能先這樣 然後第二點就是不要去貪小便宜

      因為這個也可以牽扯到像詐欺 為什麼會有詐欺的行為 是有些人會想貪小便宜

      比如說 可能是我買這個東西 可能是本來要花兩千塊

      但是這間店家卻賣你 一千塊就資你

      可是你反而覺得說 便宜那我就想要去買

      結果買回來發現 根本就不是這樣 或是剛你抽到東西 結果卻不是這樣子

      你是不是覺得很不開心 不高興 但是一番賞這種東西

      基本上就是大家玩樂 就是類似於玩樂的性質

      因為如果說真的想要這個東西 其實網路買是不是可以買整套

      但是就失去了這種意義 對所以我才會說 如果說你要保護 就是先找好 評價好的店家

      公仔店老闆 孫生

      (對於這個事件 你會想要雙方)(就是消費者跟店家都做什麼樣的措施)(然後保護自己或保護)

      就是我說了 就是只是只能錄影了 你如果真的覺得怪的話就錄影

      你真的不要客氣就錄影 可能這個消費者 可能要強勢一點

      有些店家可能很強勢 消費者會怕阿 什麼之類的 可是如果你真的覺得有疑慮

      錄影又沒差 錄你就錄 你要有證據

      一番賞玩家 陳先生

      最簡單的方法 消費者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去確認他的籤表的籤數

      跟他現在給你抽的張數是一樣的 假設像是這個 這邊剩下十張籤

      那我再抽的時候 就會去確認 店家給我的籤數 是不是確認只有10張

      這樣我才可以確認說 他沒有少籤還是漏籤 那像一般一張一番賞大概都有60隻到80隻籤

      所以如果你不去數的話 其實蠻容易 就是可以混水摸魚

      然後再來就是可以去詢問店家 這個籤是他自制的還是 是直接原廠過來的

      因為自制的 就是你不確定 他自制的東西有沒有

      然後像是新聞裡面比較常提到出事(的店) 絕對不可能去那邊抽

      提高警覺 守護自身權益

      利用這次的「一番賞詐騙」案件作為一個警惕,提醒大家重視日常中的潛在危機,為打擊詐騙的努力提供了更多動力,希望透過更多人的關注和合作,能為社會建立一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華岡新聞 李文文 羅詠葳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