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浮果走訪2025社子夜弄土地公實錄
以華人而言,元宵節過完前都是過年,而元宵時最有名的應該是西蜂炮東寒單,北部有什麼,有夜弄土地公,在內湖還有社子島都有這樣的習俗。我聽內湖的同事說那天晚上煙霧繚繞,而且鞭炮放到很晚。
而我去參加了社子島的夜弄土地公,當天還下著小雨,我都想稱讚自己真的有心,若是來年有人想去感受一下,不要開車,搭公車或騎車最好,因為那裡的停車位很少,機車也是跟著大家臨停在河堤邊。
Google Map定位延平北路七段107巷,搭公車的話,原則上是在台北花卉村那邊下車,過馬路後再徒步過去,絕對不要闖紅燈,那邊的車都超快的,快到你可能不小心就要晚七天才能回家。
▲跟獅子互拜的土地公,跟西港獅的風格截然不同 / 浮果
我想先聊聊我對社子島的印象,那就是遠,遠到Uber Eat和計程車都不一定會送,我家如果講到那邊都是講台語「社仔」(sia-a),但我們頂多就到葫蘆堵,不會再進去。而夜弄土地公的重點區域不只是要進去,還要進到非常深的地方。
抵達那邊之後不要害怕,因為從晚上七點開始,鞭炮聲不斷,你找聲音就好,然後看見土地公的軟轎以後,最好是跟著他們走,這樣你就不會半路被丟包。
▲準備將土地公炸醒的炮仗 / 浮果
下午三點,讓我們看戲去
社子島的夜弄土地公是由中窟、塭寮、戲台口、港墘仔、下竹圍共同舉辦。其實就是一個聚落,過去有互相競爭的情況,在元宵節這天,聚落的土地公會出來繞境,然後根據地方習俗會在下午三點時回到戲台口看戲。除了土地公外,還有幾位重要的神明,例如三官大帝、玉皇大帝、普庵祖師等。
▲炸之前下面一直叫大家不要靠近,不然天降奇炮 / 浮果
晚上七點時會一起炸炮,然後就開始各自散開,進入夜弄的橋段。大家把該巡邏的地段各自巡邏完後聚集,接著就進入了高潮,瘋狂炸、炸到你叫不敢,社子人炸炮有炸出我的想像之外,有鞭炮掛在竹竿上面拿著炸的這種炸法,也有一樓正在炸炮山,二樓直接從他家丟炮下來,而且還把炮直接掛在土地公身上,不炸祂個沒完沒了,今晚不會結束。
炸到沒完沒了,只是怕你偷懶
▲已經炸到毫無道義,但是這其實剛出門不久 / 浮果
據我找到的資料是說炸炮是為了要讓土地公醒來,因為才剛過完年,傳統習俗元宵節以後就要開始上班,不能再拿年還沒過完當藉口而偷懶,炸炮就是要提醒土地公要開始新年度的努力了!
社子島溪州底那個區域都是矮房子、窄巷居多,大家炸起炮來仍然不手軟,而且是每走幾步路就炸一次,基本上只要店家、民家有準備,轎夫們就會停(我還聽到有人說怎麼沒進來,然後就叫小孩出去喊)。
像是中窟有台三輪車,若他們停在某個地方,但是沒看到軟轎,大概就是進去巷子裡面,因為太窄他們進不去,所以只會在外頭敲鑼打鼓。
▲每個聚落都會好好布置自己的三輪車 / 浮果
這天對社子島溪州底的人而言宛如一次過年,他們會相當熱情地準備飲料、甜點或一些伴手禮招待(我貌似有看到紙杯工廠,在發一串一串的紙杯),然後很多人在領。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有用才去拿,不要蕭貪,這畢竟是人家地方性活動,由當地的新福安社區發展協會主辦,我們身為外地人去參加,要記得尊重人家的傳統。
傳統是人家的,不用當道德的長城
說到傳統,我想大家會很好奇,他們為什麼打著赤膊,只穿短褲,然後赤腳、戴斗笠?其實是重現過去農業時代的特色,是一種文化繼承。
▲這個地方炸了兩次,我看後面的公車司機都要眼神死 / 浮果
當初在找資料時,有人在夜弄土地公的粉絲團說這是虐待小孩,快給小孩衣服穿。但請大家要記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不要隨意就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批判,這樣不會顯得比較文明或高級,反而反映對當地文化的無知。
我相當佩服當天下雨又冷,他們依然這樣出巡,而且從下午就開始有遶境的行程,一直將近晚上 12 點才會結束,實在很讓人敬佩!
▲提古仔燈逛街,旁邊其實就是只能低調的生命禮儀公司 / 浮果
在夜弄土地公的同時,其實當地還有「提鼓仔燈」的傳統,你知道我有多少年沒看見這個習俗嗎?
重溫兒時元宵提燈回憶
雖然燈會年年都會發燈籠,可是現在的小朋友已經不會提燈籠出去了。
但是在我小時候,住在迪化街,元宵節這天我們都會提自己做的燈籠去下寮的萬和宮猜燈謎。沿途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燈籠,有買現成的電子燈(會發出聲音),也有將蘿蔔、冬瓜挖空,鐵罐、鋁罐也都有,總之各種造型大家走的過去,然後猜燈謎領禮物。
我去過很多次,直到我們搬家才結束這個童年的回憶。
▲我也好想加入但是隊伍好長 / 浮果
社子島,讓我過了多年後想起這件事,雖然都是現代燈,可是好有過節的氣氛,大家真的都提著燈籠走來走去,穿梭大街小巷,各廟宇也有自己的活動,像在溪州底山口廟舍人公有擲筊的比賽,聖筊就可以拿到發財金,參加獎則是鋁箔包飲料。社區發展協會也有準備熱飲和以前常見到的古玩。
其實我最感動的就是那是一種氛圍的維持,沒有太多的政府干預,沒有過多的文化倡議人士說要這樣那樣,沒有政治人物在那邊蹭東蹭西搶著扶轎,他們就是在地人很快樂的在過年。
炸完炮大家很開心地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不同聚落的軟轎路上遇到人會發出吆喝聲,給我的感覺好像西港香,走出去西港的範圍就感覺不到這邊在熱鬧,可是裡面很熱,人情味很濃。
▲很值得分享的竹竿炮 / 浮果
雖然我回家的時候全身濕,可有種被祝福的感覺。但還是要再說一次,拜託大家穿雨衣去參加廟會活動,傘真的是能不要就不要,一來如果你要閃炮其實很不方便,二來太嚴重在阻擋後面的人視線。
雖然不像鹽水蜂炮這麼危險,不過官方都有建議的穿著,口罩、耳塞、棉長褲、帽子、眼鏡(護目鏡)等都是必備。2026 年如果要去,記得就這樣穿!更多台灣在地民俗文化紀錄:https://www.facebook.com/vogelzine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