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交通部113年道路交通安全說明

2025/02/14 11:03
7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交通部說,去年1至10月道路交通事故件數、死亡及受傷均較去年同期減少。交通事故321,371件,造成2,430人死亡、427,502人受傷,比去年同期增加11,590件(-3.5%)、減少85人死亡(-3.4%)、減少17,960人受傷(-4.0%)。

30日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最多之4縣市,分別為桃園市 (+50)、新竹市(+10)、新北市(+12)、彰化縣(+12),4縣市累計死亡人數相較去年同期增加72人。以每十萬人死亡人數來看,比例最高之3縣市,分別為台東縣30日死亡數(23.2)、台東縣酒駕死亡數(2.8)、屏東縣機車死亡數(16.1)、屏東縣高齡死亡數(53.2)、連江縣行人死亡數(7.1)。

交通部要求改善各種路口,從去年開始執行各式交通計畫,包括省道路口改善、校園週邊道路改善、行人早開及專用時相、行人穿越道退縮及民眾通報路口等。交通部研提三大改善原則及方式,包括行車管制號誌路口採「避免轉向及其他重要衝突」原則,降低側撞、追撞及交叉撞事故;閃光或無號誌路口採「減少穿越衝突」原則,減少交叉撞事故;路段中則採「降低機車本身事故及其他衝突」原則,除減少自撞及自摔事故外,亦同步因地制宜檢討第3車道開放機車行駛,期能降低交通事故,維護交通安全。

行車管制號誌路口避免轉向及其他重要衝突部分,可利用分流式指向線設置於外側車道,以導引直行與右轉車流分流,降低右轉側撞發生的機會。另透過待轉區妥適設置、或搭配左轉專用時相設置左轉專用車道等方式以減少車輛左轉相關事故,另外需檢討黃燈與全紅時間是否足夠,以降低路口追撞與交叉撞。

閃光或無號誌路口減少穿越衝突部分,可利用設置閃光號誌或「停」、「讓」標誌標線等方式明確區分路口幹(支)道,於清晨時段4-6時可將閃光號誌恢復為行車管制號誌,以及儘量清除路口的視線障礙物,例如桿柱、電箱等,如有建築物遮擋無法清除時,則加設反射鏡協助消除視覺死角,另可透過加裝路側安全警示系統等科技作為,來改善路口視距不佳的問題。詳細的資料可在道安總動員網站上看到。

 

照片

圖: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2段的交通改善(前瞻計畫經費支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