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菸二手煙嚴重影響學齡前兒童的大腦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計,全球約有40% 的兒童暴露於紙菸二手煙之下,無論是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這種暴露可能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氣喘、中耳炎,甚至嬰兒猝死綜合症。因此,對於成長於脆弱社區的兒童來說,採取全面的健康促進措施至關重要,以確保他們的大腦發育與身心健康。

紙菸二手煙僅來自於燃燒中的紙菸,其來源包括燃燒中的紙菸煙霧以及吸菸者吐出的煙霧。環境菸害則指的是無論是吸菸者本身或周圍的人所吸入的菸草煙霧,其中85% 來自燃燒中的紙菸側流煙,15% 來自吸菸者吐出的主流煙。過去研究顯示,側流煙比主流煙毒性更強,因為它的可吸入污染物濃度較高,且擴散時間較長。環境菸害中已知含有至少250 種有毒氣體,包括一氧化碳、氰化氫、丁烷、氨氣、苯和甲苯等。此外,它還含有鉛、鉻、砷、鎘等重金屬,這些物質被人體吸入後,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
除了紙菸二手煙,紙菸三手煙也是一個嚴重的隱形威脅。當紙菸燃燒產生的煙霧中的毒氣與環境中的其他物質相互作用時,會形成更具危害性的化學和金屬污染物。這些毒素會附著在家具、衣物和牆壁上,並透過皮膚接觸、吸入或攝入進入人體,對幼兒的影響尤為顯著。除了家庭中的紙菸二手煙外,公共場所吸菸行為也引發許多民眾的不滿。許多網友表示,在路邊抽菸、邊走邊抽菸是最令人反感的行為,並認為這種舉動不衛生又沒水準,特別是亂丟煙蒂、吐痰更讓人厭惡。
兒童是紙菸二手煙和紙菸三手煙的高風險族群,尤其是在家中,因為許多孩子的主要生活空間就是家庭環境。由於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呼吸循環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兒童更容易受到環境菸害的影響。全球疾病負擔統計顯示,與孕期及產後家庭菸害相關的健康問題,兒童佔據了最嚴重的比例。過去研究也顯示,在胎兒及幼兒時期暴露於菸害環境,可能會導致執行功能發展障礙,進而增加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健康風險。這些影響不僅限於生理層面,還包括情緒與行為問題,甚至影響學業表現與個人發展。
睡眠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因素,它能幫助清除代謝廢物並促進大腦發育。研究指出,從嬰兒期到學齡前階段,每晚睡眠10至14小時,能有效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然而,吸菸的成年人和青少年普遍存在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低下、夜間睡眠時間較短的問題。同樣地,長期暴露於紙菸二手煙的兒童,也更容易出現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不安等問題,影響其健康發展。
一項最新研究針對2015年至2018年間的627名古巴學齡前兒童,透過醫療紀錄分析其家庭吸菸情況、暴露頻率、與大腦健康指標(執行功能、語言發展、睡眠品質、流動智力)之間的關聯。結果顯示,家庭菸害與兒童大腦健康呈現負相關,其中長期暴露(每週5-7次)與短期暴露(每週2-3次),對兒童的睡眠品質影響尤為顯著,特別是在中等社經地位的家庭。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紙菸二手煙對兒童的認知與非認知發展皆產生負面影響,研究人員也呼籲民眾應更加重視紙菸二手煙對兒童大腦發展的長遠影響。
近年來,許多國家開始採取多管齊下的控菸策略,不僅加強公共場所禁菸,也積極尋求能有效降低紙菸二手煙危害的替代方案。其中,加熱非燃燒菸品(加熱菸)成為政策討論的一部分。加熱非燃燒菸品不同於傳統紙菸,不透過燃燒產生煙霧,而是透過加熱產生類似於水蒸氣的氣霧,進而釋放菸草中的尼古丁。根據多項國際研究,加熱非燃燒菸品的有害物質釋放量較紙菸顯著降低,也不會產生側流煙,因此對非吸菸者的影響較小。一些國家,如日本、英國和紐西蘭,已經採取較為開放的政策,將加熱非燃燒菸品納入控菸策略的一環。這類產品雖然仍含有尼古丁,但其相對較燃燒式紙菸低的危害,使其成為希望降低菸害的成年人之選擇,並能減少紙菸二手煙對非吸菸者的影響。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