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尼古丁/菸鹼為何會成癮?解析成癮機制與不同產品的影響

2025/02/06 09:18
6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尼古丁/菸鹼(Nicotine)長期以來被視為「高度成癮」的物質,但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尼古丁的成癮性並非單一因素決定,而是受到多種機制影響。特別是不同的尼古丁攝取方式,其成癮程度可能有顯著差異。本文將探討尼古丁的成癮機制,並比較傳統紙菸、電子菸及尼古丁藥物在成癮性上的不同。


尼古丁如何影響大腦,導致成癮?

成癮的核心機制來自於大腦的獎勵系統(Reward System),其中多巴胺(Dopamine)扮演關鍵角色。當尼古丁進入體內後,它會刺激腦內的尼古丁乙醯膽鹼受體(nAChRs),導致多巴胺大量釋放,使人產生愉悅感。這種快感來得快、消退得也快,使人容易形成依賴,進而反覆使用尼古丁產品。

然而,尼古丁的成癮程度並非固定不變,它受到尼古丁傳遞速度與其他化學成分的影響,導致不同產品的成癮性有顯著差異。


紙菸 vs. 電子菸 vs. 尼古丁藥物:成癮程度有何不同?

產品類型 成癮程度 影響因素
傳統紙菸 極高 高速傳遞尼古丁 + 化學添加物(氨、MAOIs)
電子菸 中等偏低 尼古丁傳遞較快,但無紙菸中的成癮增強物質
尼古丁替代療法(NRT,如貼片、口香糖) 釋放緩慢,無快感,仍存在成癮性

1. 傳統紙菸:最容易成癮的尼古丁來源

傳統紙菸是目前最具成癮性的尼古丁產品,這不僅是因為尼古丁進入大腦的速度極快(7-10秒),還因為菸草公司使用了多種化學添加物來強化成癮性:

  • 氨(Ammonia)技術:增加游離鹼型尼古丁,使其更容易穿透肺泡進入血液,提高成癮性。
  •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抑制大腦對多巴胺的分解,讓吸菸後的快感維持更久,使人更難戒除。
  • 燃燒產生的化學物質:紙菸燃燒時釋放的數千種化學物質,可能進一步影響神經系統,加強成癮行為。

這些因素使得紙菸的成癮性遠遠高於單純的尼古丁本身,因此戒菸者往往需要更強的輔助措施來擺脫紙菸依賴。

2. 電子菸:成癮性遠低於紙菸

電子菸雖然也能提供尼古丁,但它不含紙菸中強化成癮的化學物質,因此其成癮程度明顯較低。根據研究,使用電子菸的成癮程度僅約為紙菸者的一半左右,原因包括:

  • 無氨化技術,尼古丁吸收率較低
  • 無 MAOIs,快感持續時間短
  • 尼古丁濃度與傳遞方式可控,不易強化成癮機制

根據 2023 年的 Cochrane 系統性綜述,電子菸在幫助戒菸方面效果顯著,且依賴程度遠低於紙菸,這證實了電子菸雖然提供尼古丁,但成癮風險並不像傳統紙菸那麼高。

3. 尼古丁藥物(貼片、口香糖):仍存在成癮風險

尼古丁替代療法(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 NRT)如尼古丁貼片、口香糖、吸入器等,其尼古丁釋放速度較為緩慢,無法帶來快速的愉悅感,但仍有成癮風險。但這是無法說明這類戒菸藥品為何無需要加上「成癮」的警語。


科學研究的支持:電子菸的成癮性顯著低於紙菸

多項研究證明,電子菸的尼古丁依賴程度明顯低於紙菸,並且有助於幫助吸菸者戒除菸草:

  1. 2021 年英國研究:電子菸使用者的成癮分數(FTND 測試)僅為吸菸者的一半。
  2. 2023 年 Cochrane 回顧研究:電子菸戒菸成功率高於尼古丁貼片或口香糖,且尼古丁依賴程度低於紙菸。
  3. 美國 FDA 與英國 NHS 立場:多國公共衛生機構認可電子菸的減害潛力,並指出其成癮性遠低於紙菸。

結論:尼古丁不是問題,使用方式才是關鍵

尼古丁雖然具有一定的成癮性,但真正決定成癮程度的關鍵在於傳遞方式與其他化學物質的影響。

  1. 傳統紙菸的成癮性最高,因為它含有能強化尼古丁成癮的化學物質,如氨與 MAOIs。
  2. 電子菸的成癮性明顯低於紙菸,因為它不含這些化學添加物,且使用者可自行調整尼古丁濃度。
  3. 尼古丁藥物(如貼片、口香糖)仍有成癮風險,因為它們不會帶來快感或強化依賴性。

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將紙菸使用者轉換到電子菸或尼古丁替代療法,能顯著降低成癮性與健康風險。這也是為何許多國際研究支持電子菸作為菸草減害工具,而非將其視為與紙菸相同的高風險產品。未來,應透過更多的公共教育與政策調整,引導吸菸者向更低風險的替代用品轉換,以降低尼古丁成癮的危害。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