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機促會貼文支持交通友善藍委 羅宜致歉、黃郁芬表達失望

2025/07/15 08:25
10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以下簡稱機促會)日前以組織名義發布支持數位藍營立委反罷免行動的臉書貼文,引發社會熱議與政治光譜內部論戰。機促會理事羅宜與台北市前議員黃郁芬相繼於社群平台發表聲明,表達對此決策的失望,並對過往關心與支持交通議題的進步派夥伴致歉。此舉引發外界對交通議題如何處理政治中立與價值一致性的高度關注。

機促會挺藍委反罷免 引發台派爭議

機促會在其官方臉書粉絲專頁發布一則長文,指出羅廷瑋、黃健豪、廖先翔三位國民黨籍立委長期投入改善機車族路權,並針對禁行機車、標線不合理與重機通行權等議題有所貢獻,因此呼籲民眾支持他們,反對罷免提案。貼文並批評當前公共政策討論被菁英話語主導,基層用路人的聲音長期被忽視,交通議題應回歸庶民實務層面,成為真正的政治關注。

該貼文一出,隨即引發網路廣泛討論。部分網友質疑機促會以交通議題為由,實則為特定政黨背書,也有支持者認為該會只是忠實反映實務工作者對政策表現的觀察與肯定。然而,包括民進黨內具交通政策參與背景的政治人物與公民團體成員,則對此舉表達深切憂慮。

羅宜:對無法阻止貼文發布深感歉意

作為機促會理事的羅宜,隨即在貼文留言區與個人平台發表長文回應。他表示,該則聲明是經機促會工作會議通過後發布,而他當時因參與其他活動未能出席該會議,事後雖曾以理事身分表達反對意見,但依組織規章未能阻止貼文發布,他對此深感歉疚。

羅宜進一步指出,機促會內部成員政治光譜多元,自己長期致力於讓本土進步價值能在交通議題中被看見。他坦言,由於過去一段時間將心力投入經濟民主連合與其他民主運動事務,未能有效參與機促會內部討論與決策,是導致爭議的主因。他對支持者表示:「是我個人的疏忽,讓進步派夥伴對我產生誤解,我誠心致歉。」

黃郁芬:交通議題不能忽視國家安全脈絡

針對機促會的政治表態,前時代力量台北市議員黃郁芬亦透過社群媒體發表回應。她表示,過去自己在議員任內多次實地會勘、修正路口設計,致力推動機促會所倡議的路權改善方案,對該組織始終抱持敬意與支持。然而此次貼文卻讓她「感到極度難過」。

黃郁芬指出,在中國持續威脅台灣民主自由的背景下,台灣的公共議題推動無法脫離整體政治情勢考量。「你以為你在教訓民進黨,其實你制衡的是台灣的國家安全、台灣的民主自由。」她進一步質疑,若機促會以支持交通政策為標準,應一視同仁列舉所有對交通議題缺乏貢獻的立委,而不應僅挑選政治立場相對友善的少數者進行支持,否則將傷害機促會長年累積的公信力與社會支持。

中立公民團體如何表態政治 依然是兩難挑戰

此次事件揭示出當今中立公民團體組織在價值立場與策略實踐之間的困境,機促會長期推動改善台灣交通體制,倡議禁行標誌改革與機車通行公平,其努力獲得基層用路人支持。然而,在面對選舉與罷免的政治動態時,組織是否應表態、如何表態,成為亟待釐清的重大課題。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分析指出,中立公民團體涉入政治風險在於其「中立性與專業性」是否會因特定政治動員而受質疑,機促會此舉在爭取特定議題推動進程的同時,也可能失去民進黨政治光譜的支持力量。未來如何在「堅守政治價值」與「議題策略合作」間取得平衡,仍是台灣各個議題倡議者持續面對的兩難課題。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