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生命意義?幸福?那是什麼?第一屆臺大學生哲學桂冠獎系列講座第一場李嗣涔校長專題演講

2011/05/09 14:42
2,49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生命意義?幸福?那是什麼?李嗣涔校長專題演講 

第一屆臺大學生哲學桂冠獎系列講座第一場李嗣涔校長專題演講


 

為什麼舉辦哲學獎呢?您瞭解生命意義為何?幸福如何界定?您覺得您幸福
嗎?哲學又是什麼? 
3月8日 (二) 晚間19:00在第一學生活動中心舉辦的「國立臺灣大學第一屆哲學
桂冠獎系列講座」第一場專題演講,由李嗣涔校長與師生暢談生命的意義。李
校長並且一一回答同學所提的問題,全文刊載如下:

主持人:為什麼舉辦哲學獎呢?

校 長:我們處在一個理盲而濫情的社會。就最近的事件來講,亞運的時候,
楊淑君的事件,我們看到拒買韓貨、抵制甚至還去恐嚇在臺灣的韓僑,包含我
們臺大的韓國留學生受到恐嚇,這完全是一個濫情的社會。另外,上學期,我
們本地生跟一個外籍交換生發生衝突。晚上就幾十個同學跑去靜坐,只聽到一
面之詞,沒有聽到另外一面之詞。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缺乏深刻的思考,常常都
是照著感情、感官來做事,我們是一個理性社會的公民,應該要有理性的行
為。


臺大的同學,將來不但是在這個社會要做一個好公民,還要做個領導者。一個


領導人的素質,要能深入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所以很早以前就嘗試是否我


們的文學院能夠推動一個哲學思考的風氣,也許用這個獎,做一個楔子,引導


同學來思考。思考不只人生的問題,社會很多的問題跟各位有關係,你有沒有


思考呢?


有兩個例子,第一,大家都知道繁星入學,什麼是「繁星」入學呢?有沒有人


不知道?「繁星」入學就是學科能力測驗完了以後,只要學科能力成績,符合


某個系的門檻,你去申請時,第二階段沒有口試,什麼都沒有,完全看你高中


的成績排名、百分比,建中或在其他偏遠地區高中是一樣的值。它就比百分


比,誰的百分比高,誰就贏、誰就進這個系,所以第二階段完全看申請者在高


中時的排名,這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它有一個理由,叫作平衡城鄉差距。在鄉


下有很多中上階級都來到城市生活,鄉村裡的人都到城市裡找工作,鄉村慢慢


落後,沒有人要去了,對一個國家發展不利。因此希望有很多年輕人或是中上


階層的也能到鄉下去,而且帶他的小孩到鄉下去,給他一個機會,在鄉下也能


夠進到明星大學,像是臺大。不必跑個城市來競爭。於是呢,現在有人提倡繁


星入學,這個管道應該要排除明星高中,建中、師大附中、北一女中、中山女


中、中一中、南一中、高雄中學,凡是這些好學校,在城市中的明星高中應該


排除掉,因為它符合解決城鄉差距這個理念,這樣做事符合公平正義嗎?你認


為呢?


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們除了有繁星入學還有推薦甄試,除了指考


之外就是推薦甄試,推薦甄試裡面通常很多學校、很多系有第二關就是口試,


口試是做什麼呢?第一、要準備一些資料,包含一些活動的資料,最好過去有


做過一個研究,甚至在中研院做研究的活動資料,然後去口試,教授坐在那考


你,有人說這是不公平的,尤其對鄉下來講不公平,因為在城市裡有很好的環


境、有很多的機會,準備簡報資料、做口才訓練,甚至因為大學就在旁邊,也


有很多機會進到大學,找到很多教授,跟他做一些研究,所以這是不公平的。


我認為考口試、甄試、尤其對鄉下來講不公平,不應該是這樣。我再問各位,


你支持推薦入學加口試或不加口試。不應該加口試是因為它不公平、它不符合


公平正義。它讓弱勢的機會變少。這兩個問題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答案,我們做


個分析,如果這兩個問題你都是支持的或者都是反對的,你仔細去想想,你可


能犯了些邏輯上的矛盾或inconsistent。很多人都會想,我已經大學了,是靠


我的能力、靠我的學習,跟我住哪裡的地方有什麼關係?對不對?就是靠我們


的能力呀!關我家有沒有錢、有沒有勢什麼事情呢!我的學習和努力,讓我應


該要獲得很好的機會進很好的大學,可是有人不認為這樣,你這些個人的能力


不是你自己的,其實這個環境扮演很大的角色,你在一個好的地方、好的家


庭,從小受到很好的教育,不像家境不好的需要幫忙家裡,需要打工賺錢、做


事。在城市中有很多文化活動,都很方便欣賞這些東西,這個環境使得即使資


質跟你一樣,但因為環境好使你變得更傑出,環境扮演了這一個角色,而不僅


止於你個人的努力,這一套的思想是這樣。


所以你如果不把環境的因素考慮進去,在這個升學制度它就不是一個公正的升


學制度,它不是一個很好的制度,因為你沒有把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影響排除


掉。什麼是公平?什麼是正義?這是要靠自己去思考、去判別。你說怎麼可以


排除明星高中呢?因為你完全相信都是你自己的努力,對不對?我自己的努


力、自己的天分,你怎麼可能說只是在比較好的城市有這個比較好的管道。另


一派的人說不是這樣,那是你幸運、你住在城市,從小在很好的環境、非常好


的環境有很多的機會,在鄉下沒有這個機會,讓你表現的比較好,所以我們在


入學制度上應該平衡讓大家名次一樣,所以有不同的想法。你有沒有檢視這樣


想法的根源是什麼?


下一個問題來了,大學可以根據自己的使命去剝奪一些學生的入學機會?有時


候我為了要配合城鄉、改善城鄉差距、讓這個國家發展的更好,所以我在繁星


入學的時候,我就限制明星高中不能進來,你走其他管道,這是合乎公平?合


乎正義?誰說學校可以依據這些使命去剝奪一些人的入學機會?


下一個問題又來了,學校有此項規定,法律上允許,這合乎公平正義?有人說


是不是公立學校不可以,因為拿國家的錢,要配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