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反對代理孕母倉促審查通過代孕立法【傷害女性與兒童最佳利益]

2024/12/07 12:17
2,43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朱水文

捍衛所有女性的基本人權

      2024年12月5日週四於立法院的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審查《人工生殖法》修法,其中五個版本包含了代理孕母制度合法化。修正草案中,包含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謝衣鳳等人提案、陳菁徽等人提案、王育敏等人提案 黨團提案、民眾黨黨團提案等5個修法提案包含「代理孕母」相關這修法案涉及女性基本人權議題,若通過,將導致女性的子宮品化,並讓經濟弱勢女為剝削對象。當日上午台灣反代孕小組年號召公民一同站出來,抗議立法院未有社會共識強審代孕法,呼籲應將代孕與脫鉤處理,並且召開公聽會擴大討論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陳書芳、婦女新知基金會倡議部涵、婦女救援基金會性別倡議專員高俊傑、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徐鶯慈、台灣原青公共參與協會理事長savungaz等相繼發聲。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台灣原住民族青年公共參與協會理事長Savungaz表示,原住民女性無論是在族群、經濟上長期處於社會不平等的狀態。回顧台灣1980年代,有許多原住民少女因家庭經濟困難或被拐騙,被迫進行性交易,面臨嚴重的雛妓問題。2024年的現在原住民家庭年所得平均仍不到全國平均的7成。立法院今天強推代孕法案,就是在讓原住民族女性迫於經濟壓力成為代孕者,又再次讓原住民受到剝削和傷害,基於人權的立場,我們反對這樣的修法,也呼籲與人工生殖法脫鉤處理。

        台灣女人連線與多個婦女團體、勞工團體、民間自組的行動小組於2024年12月3日召開記者會。基於對女性人權與兒童最佳利益 的保障,並 #呼應社會中眾多反對的聲浪,呼籲立委停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中關於代孕的審查優先開放人工生殖技術適用的對象,惠及女同志伴侶與單身女性。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強調

       不論是商業型或利他型的代孕,花費的金額都不少,只有經濟優勢的人負擔的起,而代孕需長期的身心投入、承擔健康及死亡風險,若非有經濟需求不會去當代孕母。因此,代孕就是保障有錢人用最少的金錢 使用到經濟弱勢者最大的服務。代孕牽涉的關係複雜、結果難以預測,沒有任何配套、法令可以完全保障代孕母、代孕子女的人權。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覃玉蓉

       代理孕母在世界各國都具高度爭議,尚未有任何人權制度願意為代孕背書。而政府管理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傷害女性與兒童最佳利益。此外,現行的版本並沒有寫明仲介、醫療機構可以透過代孕獲利多少,涉及重大人權議題的代孕不該如此不負責任地空白授權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法規遵循及人事部組長 陳竹儀

       許多堅守人權的國家都評估 #無法透過制度與管理避免代孕對兒童及女性的剝削,所以反對代孕立法。我們的政府須考量量能與對女性權益的傷害,而非倉促立法。也應優先開放女同志配偶與單身女性適用人工生殖法。
婦女救援基金會社工督導 #曾峻偉 則擔憂,代孕開放後,難保出現有心人士運用代孕生殖技術背後龐大的黑市利益。也強調成為代孕母看似是個人自由的選擇,#實際上因代孕雙方地位的不對等,#或女性因人情、#處於經濟困境女性被迫代孕,女性的自由權將被剝奪,使女性成為生殖工具。
本次除了長期耕耘議題的民間組織,也有民眾自行組成反代孕行動小組為此次議題集結發聲。

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發言人陳愷寧 表示,週四12月5日審議法案的同時,將號召民眾至立法院陳抗,堅決反對代孕制度侵害女性權益。

反對代理孕母行動小組發言人 潘丁菡

       代孕就是將孕產的健康與死亡風險,轉嫁給經濟相對弱勢的女性。#親情的愛不必建立在血緣之上,台灣不需要侵害人權的代孕制度。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 常務理事呼籲

       女性孕產本就對健康有一定的傷害,代孕又比自然生育風險更高。國外已有多起代理孕母於代孕過程中死亡的案例,政府與社會應評估 #代孕為需求者獲得孩子的利益 與 #損害婦女及兒童權益 之間的平衡。

堅決反對立法者在社會仍有許多反對聲音的此時,倉促審查通過代孕立法。
發起團體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中華民國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反對代理孕母行動小組
#台中市台灣寶貝協會
台中市婦女發展協會
#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社團法人台中縣木棉花愛縣關懷協會
#花蓮縣助產師助產士公會
#花蓮縣洄瀾婦女權益發展協會
社團法人南投縣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南投縣新媳婦關懷協會
#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
婦女救援基金會
婦女新知基金會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勵馨基金會 The Garden of Hope Foundation

 

照片
照片

立法院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