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認知世界的兩種基本方法─中醫西醫的辯證
人類認知世界的兩種基本方法
中醫是複雜性科學(節選)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3043
家中一寶,但家中之寶認知上有時好時壞現象,讓寶寶興起自然療法的追尋。看到食物是最好的食療,而食療以有機的為上品。想到小時候沒有農藥問題,也沒有化肥問題,現在的病痛除了工業化、企業化所形成追求績效的機械化管理,SOP的制式化,不能滿足個別差異,社會上西方文明的資本主義社會,追求個人自由的最大化,所產生的其他的壓力問題。在在讓我想探討東西方文化到底何者較為適合人類的生存?為何身為西方世界的龍頭老大的美國,不願意簽訂東京環境的議訂書,這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是否應證了說一套做一套的西方文明下的政治詭譎?台灣是否因為多數政治人物已經全盤接受西方文化,而有知行不合一的誤謬?
好奇寶寶一連幾篇探討深層文化根源的文章,都沒有網友回應,可見這是個冷僻的議題,沒人關注,這也沒關係!很多時候都需要醞釀,才能結出花果的。
部分節錄: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自然科學的認知基礎
我國的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基於直覺的認知法,但它並不是單純的直覺認知,其中也有形式邏輯,也有推理,但一直沒有發展成主流。 傳統文化中占主流的方法一直是直覺認知,因為中國人從一開始就想從整體上來認識複雜事物,沒有把複雜事物分割成一個個單元來認識。 比如中國人最強調天人合一,就是說人和整個宇宙是合為一體的,這一思想很長時間在中國占主導思想,一旦使用了天人合一、整體觀的思想認識事物就不能再用西方的實證主義、推理的方法來認識事物了,只有通過經驗和直覺的方法來認識世界。 這種認知方法曾經輝煌了一千五百多年,直到1653牛頓創立力學,近代自然科學產生,自然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快,一些人逐漸淡忘了中國傳統的認知方式。 但是這個問題卻被西方人提起。 姜岩博士在他的一個報導中談到,英國《自然》雜誌的主編菲利普•坎貝爾博士到中國訪問時說過,中國古代科學方法重視從宏觀、整體、系統角度研究問題,其代表是中醫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學習。 那麼我們應該總結一下,中國傳統的認知方法到底是什麼? 通俗說來,先是有大量的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經驗,在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概念和方法,這些概念和方法再發展成為一些原理,再用這些原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然後證明這些原理的正確性,反復多次之後就形成一個我們稱之為理論的東西(包括概念、原理、一般原理)。 這些理論經過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因此我們的認知方法中有實證、推理,但是不占主要地位,直覺、頓悟是主要的認知基礎。 以上講的是中國傳統的認知方法。
與此不同的是在現代自然科學中占主導地位的實證與邏輯推理的認知方法。 因為要做實驗、做推理,所以就要把複雜事物分解成為簡單的基本單元,找出這些基本單元的規律,再用邏輯通過這些基本單元推出整個複雜系統的規律。 這就是西方的實驗加推理方法。 它的特性是還原論,還原論就是把基本事物簡化為其基本單元。 這個方法在過去的幾百年很有效,是因為過去的幾百年人類的科學發展基本上都是簡單事物,沒有研究複雜事物。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