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越來越貴?
年關到了,華人的大菜總少不了山珍海味;海鮮在年菜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從新聞報導中聽到,今年的海鮮因為寒冬,產量大減,連拜拜最常用的鯧魚一斤都要600元!我們的魚獲真的變少了嗎?
富基漁港一直是我還滿喜歡去的漁港,雖然很多人說那裏是觀光客去的地方,買海鮮也未必便宜,但因為開車方便,沿途又有許多景點,對我們家來說算是旅遊路線之一。
去年底興致一來,又到富基漁港吃吃海鮮打牙祭。但去到那邊,發現跟以往比較起來,海鮮的數量跟種類明顯不同。魚類少了很多,石斑看起來以飼養的居多;養殖的紅蟳與三點蟹、花 很多;進口的瀨尿蝦、象拔蚌更多。由漁船捕撈回來的魚獲變少了。
更可怕的是:攤子上的魚越來越小隻,連以前沒看過的魟魚、小鯊魚、甚至刺河豚等都出現在可食用的範圍,然後,居然還有寄居蟹…店家說寄居蟹只是剛好捕到,就帶回來玩玩…這些海寄居蟹應該是不能吃的吧!而即使想在自家魚缸中養,也需要專業的海水缸,不是給一般小朋友玩玩的。老闆說送我一隻,趕忙跟他說不用了。現在想想,應該跟他要來放回大海,至少可以救回一隻。
我愛吃海鮮,但是看到魚市場的狀況,真的會令我面對海鮮,不知如何食用。因為愛海,我參加海洋保育工作;因為希望孩子們都有很多乾淨營養的海鮮可以食用,更希望當我們食用海鮮時,先去想想怎麼樣能夠讓這個人類最後的蛋白質大牧場可以永續使用。
我想,先從不吃魚翅、鮪魚、曼波魚、鯊魚、鯨魚等這些上層魚種做起吧!先從拒吃珊瑚礁魚類做起吧!先從不吃非當令的魚做起吧!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