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一:放棄退休生活 重拾鋤頭耕耘梯田
OS:跟隨這群小朋友們的腳步,踩在冰涼的泥地裡,他們現在要去哪裡呢?
NS:(很涼齁)
NS:(啊)(小心喔小心)
OS:原來這裡是石門的百年出磺口農場,許多來自鷺江國中的學生們都是第一次踏進土裡插秧。
NS:(什麼東西啊)(我有摸過喔)(什麼啊 你看你這株直接塌掉了)
Bite鷺江國中老師 賴小姐:選擇這個農場是因為體驗稻米的部分,那因為我們在學校可以種菜,可以種呃水果,可以種香草植物,可是沒有辦法體驗種稻。帶孩子們來這邊體驗一個插秧活動。
OS:打造出綠意盎然的生態園地,讓這群都市孩子感受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人就是他,陳國志。今年59歲的陳國志從汽車教練退休後回到家鄉,發現兒時綠油油的美景不再,決心投入生態復育,現在是出磺口農場的負責人。
Bite農場負責人 陳國志:在我們那個,那個樹下在那邊乘涼的時候,看到這邊這片地景,齁還有我們旁邊的田,全部那個田都是黃色的,啊就變成說那個除草劑的一個嚴重性的破壞,有很多的那個兒時的那個景象都不再。
標二:復耕路困難重重 切磋技術求突破
OS:開始投入復育後,面臨許多困境,像是育秧種類、灑水時機等等,研究了好多年,才有如今的成果。
Bite農場負責人 陳國志:所以說那時候我在做那個秧齁,的一個那個培育的時候,然後還有稻子的一個培育,六年才能認識,今年做下去失敗,我明年再改新的、再改新的齁,啊然後就慢慢這樣一直一直去學習它,才能就是有今天這些經驗,所以也做50幾年了,50幾年的經驗換取出來的。
OS:這份精神也鼓舞了周遭的老農夫們重拾鋤頭,找回耕田的熱忱。
Bite農場負責人 陳國志:像像隔壁那邊,我做了之後,他們回來自己再給它改善過來。
NS:(阿餒喔)
Bite農場負責人 陳國志:嘿啊,就是想說,欸你這裡做得不錯,然後有人過來,然後他們就把它整理出來之後,可以帶動,不然的話他之前這邊也是一樣,就像上面一樣都在灑除草劑。
標三:傳統農業注入新血 返鄉成為青農
OS:除了鄰居之外,被影響的人還有女兒陳韻竹,她擔心爸爸無法獨自扛起重擔,決定加入復育的行列。
(這個是百年水梯田)
Bite農場二代 陳韻竹:我覺得他一個人要維持這塊場域其實是非常辛苦的,即便今天是我維持喔我維持外面這個廣場就好,都很難,更何況要維持整個生態面,更難。我的孩子目前已經到上小學了,那我就覺得我白天的時間已經足夠可以回來幫忙。
OS:大學就讀廣告系的韻竹,專長是品牌行銷,她運用自身所學,將出磺口農場結合特色課程,發展成休憩產業。透過生態導覽傳遞給小朋友保育的觀念
(我抓了幾條蓋斑鬥魚給牠放到裡面去)(是不是相對它就不會有那個什麼那個登革熱產生)
OS:同時也藉由親手製作麻糬,體悟食物來之不易的道理
(等一下 姊姊還有20下)(姊姊換我了)
標四:梯田生態恢復 原生物種漸回流
OS:除了有豐富的課程為農場增添色彩,一些原本消失的物種也漸漸的回流到這裡重新扎根。
Bite出磺口農場負責人 陳國志:營造這個下去了之後,這個環境下去的時候,欸生態它自己就平衡回來。就像我們人,你一個好環境,蓋了一間房子之後,你所有裡面的設備都有,就有人會來承租、就有人會來住,這個是一樣的道理。
標五:永續生態保育 觀念向下扎根
OS:父女倆攜手合作,細心打理出磺口的點點滴滴,現在的水梯田充滿生機和歡笑聲,重現了陳國志的兒時回憶。
Bite農場二代 陳韻竹:因為這就是我們家,這是我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就是從小看著他們這樣務農長大,這是我兒時的回憶,那我也會很希望這樣子很棒的生態環境,帶給我自己的孩子,那如果這個地方沒有了,我的小孩就看不到了嗯。
OS:秉持著要讓下一代人繼續見證百年梯田的風光,他們將竭盡全力,守護這片美麗的土地和大人小孩臉上的笑容。
Bite農場負責人 陳國志:肩膀上面有一個責任,我要扛。
採訪撰稿 謝旻蓁 莊茗茜
攝影剪輯 郭思涵
音樂來源 YouTube無版權音樂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