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番路鄉「龍眼乾~傳統烘焙法」
大家好!我是番路鄉農會總幹事趙幸芳
現在我要來介紹番路鄉傳統焙灶
用龍眼材起火烘的龍眼乾。
每一年8月中開始 就是龍眼的採收季節
今年初的氣候很好 所以今年龍眼大豐收
產量有比去年較多
果農就延用老祖先的技術焙龍眼乾
因為傳統龍眼材焙的龍眼乾
香味較為特殊還可以儲放很久
很受消費者的喜愛
OS-
番路鄉幅員廣大早期大部分都是種植龍眼樹
不須整地龍眼樹就能生長得很好
龍眼的產期一到 除了市場賣 其它就是烘焙龍眼乾
龍眼乾 又稱為桂圓 用途很大。
龍眼摘回來之後要先一顆一顆剪下來
為了龍眼烘了的外觀會較光滑
一般都會用傳統的櫓桶將龍眼放入櫓桶內
加水滾動大約2、3分鐘一來將龍眼洗乾淨
二來龍眼皮受到磨擦皮會較薄、較光滑
在焙的時候較容易受熱
烘好的龍眼干看起來也較乾淨
這就是老祖先留給我們的智慧。
V-劉慶賢
這倒下去 破得都要拿掉
它會相互汙染 一顆染3、4顆
其它別顆就都黑了
差不多要焙3天3夜
要看龍眼乾大小顆去分有時要焙4天4夜
OS-
焙龍眼很注重火侯要控制
第一天焙灶在煙霧中散開溫度大約在5、60度
3小時需要翻動龍眼乾使其受熱均勻
更要視龍眼的水分多寡增減火侯的溫度
V-劉慶賢
果農烘焙龍眼干需要翻焙好幾次
下焙灶6點鐘後要進行翻焙的動作
一般將焙灶內龍眼分作4等分
將上面的龍眼攪動翻到最底下
再用工具將龍眼鋪平就完成翻焙
果農會不定時拿一顆龍眼乾
搖一搖聽發出的聲音來判斷乾燥程度
或是剝開看龍眼乾看它的龍眼肉乾燥情形
另外也要看龍眼乾外觀的色澤
來做時間來作翻焙和控制材火的大小
V-劉慶賢
那個殼硬硬 硬硬就是好了
阿若是軟軟 殼像肥肥的樣子
肥肥 阿就像這樣
這肉質剛剛好很Q最好存放
小粒的剝肉 小粒仔小粒的價格
大粒大粒的價格來分樣
V-趙幸芳
這種傳統土灶焙龍眼乾真厚工
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注意龍眼在烘焙時的變化
龍眼較大顆至少需要3、4天
較小顆的也3天的時間
重點是在龍眼下焙灶到焙乾
火侯控制才是真功夫龍眼肉不會太乾才好吃
其中燒火材的大小第二龍眼乾翻焙受熱均勻
也是影響果肉的關鍵
烘培龍眼是一項真吃力的工作
烘了不好很容易發霉、變質
烘好的品質 有龍眼干的香氣
農民的用心我們才能在市面買到好的農產品
咱出生在這個世紀是不是很幸福。
龍眼乾我們介紹到這
謝謝您的收看 下次再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