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島 新台灣子的求學路

文字-A A +A

Photo_2 【記者陳薇安/北市報導】紀錄片《有一個島》描述澎湖縣大倉島上唯一的學校「大倉國小」的廢校,以及校長蘇美仁與「小小學生」陳冠霖、陳嫻禎在廢校前的短暫師生情誼。

 由東森電視出品的《有一個島》在二00四年八月開始拍攝,二00五年八月廢校後完成剪輯。導演李鶴壽表示,那個時間點剛好是外籍婚姻較盛行的幾年後至「新台灣之子」準備接受學齡前教育的階段,正好切入紀錄片的設定,「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拍攝團隊在台灣找尋過許多外籍配偶較多的地點,卻因拍攝者不想上鏡頭而被迫停止。後來李鶴壽透過網路得知大倉國小廢校一事與校長聯絡,蘇美仁也覺得紀錄片的構想不錯,而島上居民對於自己的故事被拍成影片並不排斥,於是最後選擇到大倉島拍攝。

 大倉島距離馬公市約三公里,是台灣的二級離島。大倉國小全校學生只有七人,是全台最迷你的小學,政府實施的「一村一學校」的政策,使大倉小學成了島上唯一的教育場所。蘇美仁注意到一些學齡前兒童已到該上幼稚園的年紀,卻因島上無幼稚園而無法接觸基本的啟蒙教育。因此熱心的蘇美仁利用每週兩天的時間幫這些小朋友上課,五歲的陳冠霖與四歲的陳嫻禎就成了她的「小小學生」。

 不會說國語只懂些許淺顯台語的陳冠霖對於讀書充滿興趣,但是如何與他溝通成了蘇美仁教學最大的問題。蘇美仁表示「當了三十年的老師,剛開始碰到像冠霖這樣的學生也感到很挫折、無力,可是他不能放棄。希望這個期待長大的小男孩有機會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樣也在大倉國小接受過蘇美仁短期教導的蔡佩伶,則是選擇每天搭船到對岸馬公的中興國小附設幼稚園就學。母親阿珠是島上唯一的大陸配偶,她認為雖然有些不方便,但是希望孩子能夠在小朋友多一點的地方就讀,「不會說我在這邊讀,只有一個,不要讀也是第一名。」

 就在蘇美仁與冠霖的溝通漸漸上軌道之際,接到了教育局的通知,因政府教育政策與經費的調整,澎湖縣正研議陸續裁併迷你小學。等到六年級的五位小朋友畢業之後,大倉國小就可能步上廢校的命運。一個社區即將沒了教育中心,島上的小朋友與外界的距離勢必又更遙遠了。等到冠霖上完最後一堂課後,大倉國小的廢校已正式確立。看著冠霖從不會說國語到能認出自己的名字,蘇美仁既欣慰又捨不得的說:「那就是一種回饋吧!」而觀賞過此片的觀眾陳音伶表示「冠霖雖然不知道廢校的影響,但是島上的教育卻已經離他們越來越遠了。」

 李鶴壽覺得「台灣現在的發展遇到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犧牲某些人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就像大倉國小一樣,站在教育的立場,教育部不該用金錢來衡量廢校的與否,而犧牲了大倉島上小朋友上學的權利。「希望觀眾在享受當你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時,要思考到很多東西是別人沒有的。」

照片由導演李鶴壽提供。
右一為陳冠霖;左二為蔡佩伶。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1,019
推:
0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046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098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4,965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1,912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026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706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30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888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638
推:
0
回應:
0

有一個島 新台灣子的求學路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2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2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