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苑里藺編復興 扎根校園永續傳承
NS:藺草田畫面
標一:苗栗苑裡藺草帽蓆 織出小鎮風光
記者陳亮貽
Stand:在記者後方是苗栗縣苑里鄉的藺草田,什麼是藺草你可能不知道,不過台灣早期使用的草蓆以及草帽等等,其實都是來自於這塊風水寶地。
標二:工業興起 三百年藺編工藝漸消逝
OS:藺草曾經在日治時期是僅次於稻米、蔗糖的第三大出口產品,是苗栗縣苑裡一帶重要的經濟來源,然而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藺編文化漸漸凋零。
台灣藺草學會理事長 黃增禎 bite:只有我們這個地方有這種產業,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保留下來。
標三:結合當地小學 進行跨世代傳承
OS:為了永續保存藺編文化,黃增禎創立了台灣藺草學會,這個學會更與山腳國小推動藺編課程,期盼讓孩童扎根在地,站在家鄉的肩膀,延續苑裡藺草獨有的文化價值。
藺草工藝師 彭秀霞 bite:這個就把他直接把他蓋上來,還是你要把(藺草)直接剪掉,剪掉讓他放在下面
標四:編織化為時尚 青年返鄉翻轉傳統
OS:隨著時代的變遷,藺編漸漸從實用趨向觀賞與創意,如女星舒淇曾穿上藺編禮服在慈善會走秀,返鄉青年開設各式文創商店,復興藺草同時更振興苑里當地觀光。
苗栗縣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 蕭博駿 bite:希望是能夠把這些東西集合起來,變成地方人士的共識,以藺草為主軸來推苑里當地的觀光。
標五:扎根在地 「藺」拓展苑裡新道路
OS:透過學會、學校以及返鄉青年的努力,建立學生、家庭以及社區間的連結,喚醒苑裡人對於文化留存的意識,希望這些散播出去的編織記憶,可以在未來萌出新芽。
採訪撰稿:陳亮貽 陳畇蓁
攝影剪輯:陳亮貽 陳畇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