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如人生 一手「掌」握的道理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 林咏臻、李品萱/嘉義溪口報導】

位於嘉義溪口的長義閣掌中劇團,創立至今已經有七十八年的歷史。近年來,劇團除了維持傳統布袋戲演出,也嘗試結合在地與現代元素,發展出更被現代人接受的表演模式。同時,讓布袋戲走入校園,讓孩童認識布袋戲藝術,也期待未來有更多人願意傳承這項傳統技藝。

掌中新面貌 翻轉偶戲舊印象

長義閣掌中劇團創立於民國三十四年,至今已經有七十八年的歷史,目前傳承至第四代,並發展出四個系列的劇本,分別是:以傳承經典故事為主的老戲薪傳系列、以嘉義在地故事為題材的文學諸羅旗艦製作系列、以貼近孩童的語言演出的好丸搬戲團系列,以及結合現代劇場與時事議題的銳劇場系列。其中,文學諸羅製作旗艦系列更是劇團嘗試創新、跨出傳統布袋戲框架的第一步。

長義閣掌中劇團團長 凌名良:「劇團在(民國)105年那一年去做了一個比較大的一個轉變,因為那一年我們劇團做了一齣戲叫做忠義十九公這個故事,它剛好是在講諸羅怎麼變成嘉義的這個由來,那我們覺得說好像可以透過這個故事,可以讓更多嘉義的人了解自己在地的故事,那我們就從那一年開始做這種新編戲的部分。」

「偶」也有情 刀光劍影之外

傳統布袋戲題材多為寓教於樂的歷史故事,是早期臺灣的全民休閒娛樂活動。隨著電視機的普及,逐漸發展出金光布袋戲與霹靂布袋戲,使用大量的聲光效果吸引觀眾,讓布袋戲被更多人看見。長義閣走過布袋戲的興盛與轉變,近年開始嘗試在布袋戲劇本中融入現代人容易產生共鳴的題材,並與編劇陳崇民合作,希望以傳統的布袋戲美學,找出另一種用布袋戲說故事的方式。

長義閣掌中劇團團長 凌名良:「因為以前的傳統偶戲,譬如說三國演義這些,好像都只注重在於這種打打殺殺的部分,那可是崇民老師進來之後,他確實把劇本做一個大方向的改變,他其實加入很多情感的東西,這也是對於我們傳統布袋戲來說是一個不一樣的挑戰。」

陳崇民除了編劇的身分,同時也是國小的輔導老師,善於觀察周遭事物,並看見不同的情緒表達,因此在創作劇本時,擅長描寫角色的情感。在與長義閣合作完第一齣戲後,便應邀擔任長義閣的藝術總監。

長義閣掌中劇團編劇 陳崇民:「人戲是寫人的情感嘛,偶戲是擬人嘛,它還是擬人講的還是情感,那傳統戲就是在這個裡面,既有的框架裡面再打破,從那裡面人物跟人物之間的細縫之中,是否有很多東西可以琢磨,那所以那些東西情感就會出來,戲一樣好看啦,但是問題是那個能夠丟出來給別人思考的時候,就會變得不一樣。」

相較於演員演出,布袋戲偶表情不會改變、肢體關節處也不像人一樣靈活,因此較難表現出細膩情感,需要以歌曲、動作、現代劇場技術等加強情感的表現,但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在創新與傳統偶戲特色中取得平衡,才能發揮偶戲的優點,讓更多人發現偶戲與演員間的不同可能。

長義閣專案戲劇顧問 游富凱:「他們現在常常進劇場演出,所以會結合現代的劇場的技術,然後加上一些偶的演出方式或是畫面的改變,那可以讓戲偶用感情像人一樣在舞台上面談戀愛的話,其實我覺得這個對於長義閣來說是滿好的,也是他們一直想要找到的一個發展的方向,但是同時我覺得也要注意到一件事情,同樣都是在演感情戲,大家一定喜歡看人的表演,真人的表演,那如果我們今天要用偶戲來呈現的話,那它的特色跟優勢在哪裡。」

笑鬧之間 「偶」陪孩子看傳統

長義閣第四代團長凌名良曾學習兒童親子布袋戲,在接手長義閣後,帶領劇團發展出好丸搬戲團系列作品,針對幼稚園到國小的學童創作適合親子觀賞的劇本,將小型的布袋戲演出帶進校園中,以逗趣的情節與互動,希望能引起小朋友的一些共鳴或思考,並對布袋戲這項傳統戲曲藝術有所了解。

長義閣掌中劇團團長 凌名良:「我爸爸希望我可以光宗耀祖,所以幫我取了要字,所以你叫什麼名字,我的名字叫做沒人要。」

長義閣掌中劇團團長 凌名良:「他們就對一些很無厘頭的東西會很有興趣,就是像我們有一齣戲是12345上山打老虎,那我們就是用傳統的四念白的方式,12345上山打老虎,那我們就把他變一個方向,12345棒賽擦屁股,然後他們就會整個笑到翻掉這種,就是要用這種比較好笑無厘頭的方式,像老虎出來,然後我就會問小朋友說,欸小朋友你們覺得這隻動物是什麼,他們會說老虎,然後蛤老鼠,老鼠哪有那麼大隻,他們就會很激動說老虎是老虎這樣子。」

長義閣掌中劇團編劇 陳崇民:「(去)設計困難(讓小朋友思考),就是欸我們怎麼辦,然後當別人都很愚蠢沒有辦法(解決),(但是)小孩子可以解決的話,那他們就回到他們自己了,他們會去思考說欸這個可不可以。」

給兒童觀賞的布袋戲,以可以讓孩童認識傳統布袋戲為主,是否需要傳達教育意義,值得大家共同思考。

長義閣專案戲劇顧問 游富凱:「我覺得在長義閣的這個上山打老虎裡面,它其實我覺得更想要做到的事情是讓小朋友能夠更親近地去接觸布袋戲這件事情,至於說它需不需要教育功能的話,我個人會認為說常常也會有為了要加入這些所謂的教育意義,反而整齣戲很像在說教,所以我覺得如果是給親子看的話重點還是在於說它的表現形式跟娛樂性,它的藝術的完整性,等它達到了某種統一的美學跟高度的時候,我們再來去看它的教育意義。」

與「偶」同行 看見掌中新活力

八年前長義閣前團長黃錦章接手嘉義市西區志航國民小學偶劇團的指導工作,每週都會到學校指導偶劇團學生,並帶領劇團參加全國性比賽,屢獲佳績。長義閣也為偶劇團編寫一齣以與志航國小相關的空軍烈士高志航為主角的劇本,讓學生在接觸布袋戲的同時,也能認識與自身相關的文化故事。

長義閣掌中劇團製作人 黃錦章:「因為它那間國小叫志航國小,然後它有一個空軍少將,那個就是高志航,然後以前那個地方算是一個眷村,一個空軍基地的眷村,後來把它改建成學校,然後我就一直覺得這個東西對他們學校是具有相當的意義的,所以不管怎麼樣我們每一年都一定會讓,只要進來偶劇團的人必須要去學這齣戲。」

嘉義市西區志航國民小學偶劇團成員:「各位評審、各位現場觀眾大家好,我們是來自嘉義市的志航國小,所參賽的戲碼是《1937高志航》。」

在偶劇團中,學生不僅需要與他人合作、學習守秩序,在練習的過程中還能熟悉臺語,黃錦章也鼓勵學生參加臺語朗讀、臺語演講比賽,提升臺語口說能力,並透過讀劇培養孩子對文字的想像力。

長義閣掌中劇團製作人 黃錦章:「劇本上面全部都是文字嘛,然後每一個人對文字的理解方式不一樣,就比如說裡面就寫到笑,哈哈哈哈哈,啊然後你那個哈哈哈它其實有很多笑法,嘻嘻嘻嘻嘻,嘿嘿嘿嘿嘿,呼呼呼呼呼,就是它有很多笑法,但是最主要就是你要笑到得宜,笑到可以讓觀眾覺得你是自然的,所以這就是其實在布袋戲上面訓練除了他們基本上的操偶,其實有更多時間是放在他們對文字的理解上面。」

長義閣在長久的發展中,不斷尋找布袋戲新的可能性,在創作新編戲的同時,也注重傳統布袋戲藝術的傳承,透過兒童布袋戲的演出與教學向下扎根,期望讓更多孩童認識傳統戲曲,未來能有更多人才願意為保留傳統文化盡一份心力。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498則報導
2,176則影音
56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番路彈藥庫 舊址活化資源回收場

2024-03-25
瀏覽:
2,313
推:
1
回應:
0
2:47

與自然共伍 官田菱角種植之路

2024-03-25
瀏覽:
2,188
推:
18
回應:
1

華德公園整建 要拆要蓋誰知道?

2024-03-25
瀏覽:
1,891
推:
0
回應:
0

顛覆傳統 臺灣特殊送行文化

2024-03-18
瀏覽:
3,466
推:
0
回應:
0
2:58

戲台後的國寶 布景彩繪師

2024-03-18
瀏覽:
6,517
推:
66
回應:
0
2:58

循環經濟 嘉義縣回收蚵殼再利用

2024-03-18
瀏覽:
4,644
推:
47
回應:
0
6:29

街頭藝術 文化的舞台

2024-01-12
瀏覽:
12,173
推:
2
回應:
0
8:28

漁:漁獲量銳減 近海漁業情勢差

2024-01-12
瀏覽:
21,795
推:
1
回應:
0
5:51

中正來了 然後呢?

2024-01-12
瀏覽:
10,025
推:
0
回應:
0
6:50

時代旅人 承載百年記憶朴子布行

2024-01-12
瀏覽:
39,742
推:
159
回應:
5

戲如人生 一手「掌」握的道理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9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9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