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生女都是寶 客家粄食文化加入性平概念
標一:客家人以粄為天 為新生兒祈福
NS: (師傅開模,民眾發出讚嘆的聲音)
OS:粄食與客家生活息息相關,無論年節祭祀、婚喪喜慶,客家人皆會製作各式粄類。其中,為慶祝家有新生兒誕生,會製作新丁粄酬謝神明,祝福新生兒平安健康。
BITE
新丁粄師傅吳新發:家裡有生兒子或是生女兒,都會做這個新丁粄來酬神,然後分享給大家親友
標二:新丁大粄出模 全靠老師傅經驗
NS:(製粄畫面)
OS:放上花豆餡,將粄皮拍進模具中。重達四十斤的新丁大粄看似簡單,但背後全是細心與經驗的累積。新丁粄步驟耗時,光是內餡、粄皮等前置作業準備,可能就要花上兩天之久。
標三: 順應時代變遷 傳統文化添新意
STAND:過去新丁粄多為慶祝家有男丁誕生,近年為落實性別平等,除了原有的新丁粄外,更新增了代表女生的新枝粄。
OS:早期客家農業社會對於男丁有較多期待,順應環境變遷及性别平權意識抬頭,傳統文化也有了新的定義。
BITE
台北市客家委員會主委 徐世勲:我們很希望能將客家的傳統文化從原鄉帶到都會區來,然後在都會區裡有一個演繹,我們希望結合都會區的潮流,可以有一些新的轉變
OS(結尾):隨著時代演進,唯一不變的是客家人那份為子祈福的心情,讓新丁粄文化得以延續。
記者李茵綺 蔡昀杉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