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古典樂,完整導聆介紹讓樂迷更貼近創作者!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 周厚賢/員林報導】

喜歡西洋古典樂的樂迷都會有個這樣的迷思,它們所喜愛的樂曲多為耳熟能詳的曲目,有如才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第九號、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號交響曲…都常在電影或廣告配樂及音樂演奏會所能聽到而形成心中熟知的旋律。但對於廣大西洋古典樂更多的作曲者的曲目,除非有特別專門的演奏與樂評家的導聆解說,方能讓樂迷對創作者當下創作者的心境及章節的技巧安排有著更深的了解。這方式在日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於員林演藝廳演奏時,就以這種方式鄭重呈現。

▲音樂會開場前的導聆,讓樂迷清楚的瞭解馬勒對十號交響樂各章節的布局與鋪陳。(圖/記者周厚賢攝)

為紀念偉大的音樂家馬勒逝世110周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特地演奏馬勒生前最後著作的第十號交響曲,由廖國敏指揮、樂評家張浩閔於演出前與上半場導聆的解說讓樂迷深刻了解於上世紀初1910年七月,馬勒提筆創作了人生中的第十首交響曲。原本預計規劃以五個樂章作為交響曲的架構,但最後卻因健康亮起紅燈而作罷,在留下了部分總譜與草稿後,便於隔年五月溘然長逝創作歷程的感嘆。

▲儘管音樂票價不斐,但整場仍有八成聽眾購票欣賞高水準的演奏。(圖/記者周厚賢攝)

同時也藉由導聆細細的解說下與,帶給聽眾知道有別於前兩首交響曲對於生命的領悟,馬勒在這首交響曲雖然是未完成的作品,然而在整篇架構卻是感受到當時馬勒對於婚姻危機所產生的不安與吶喊,最後甚至是留給妻子的愛情箴言。在這首曲子裡,仔細地聆聽可以聽見馬勒的脆弱與無助,在還來不及得到救贖前以破碎與孤寂的元素所呈現。

▲防疫措施的完善執行,確保演奏的音樂家能安心地發揮最好的水準。(圖/記者周厚賢攝)

「以前聽古典音樂會都只是進場後隨著音符的抑揚頓挫而起伏,但卻不知創作者安排整出樂曲的架構與細節」樂迷張先生說,這場別出新裁的馬勒十號交響樂在導聆張浩閔以章節演奏的解說讓聽眾清楚了解所搭配的樂器與音符的詮釋。從中不只深入創作者的情感,更因此感受馬勒在世界樂壇上所能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於廖國敏指揮下與團員完美的演奏下,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的掌聲久久不散。(圖/記者周厚賢攝)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9.08.12

周厚賢

加入時間: 2019.08.12
1,346則報導
1,243則影音
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古典樂,完整導聆介紹讓樂迷更貼近創作者!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