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投注桃園服務從此開始

文字-A A +A

編輯/詹尹州、採訪/邱羿慈

無論是短暫停留或是長期居住在安置機構的孩子,都渴望有一個家,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於是有了一個想法,將公益品牌定位在「做孩子一輩子的家人」。之所以像企業一樣有品牌定位,是為了讓執行的工作者有努力的目標,而這個目標可望達成孩子心中的期待,在忠義大家庭中找到歸屬感。


(圖一)孩子在忠義大家庭找到歸屬感

從育幼到陪伴 忠義帶給孩子有「感」的成長環境
1951年劉德岑女士為了幫助戰亂後流離失所的孩子創立「忠義育幼院」,並紀念曾祖父劉銘傳守護台灣的忠義精神故名「忠義」。從一開始創辦人以一顆慈悲為懷的心,打造給戰後遺孤一個溫暖的家,不分年齡收容兒童、少年以及婦女,歷經時代變革,也因應時代需求,目前以收置0~18歲未成年的孩子為主,提供分齡照顧,逐步轉型到現在的「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


(圖二)培養孩子「獨立感」自己的水煮蛋自己剝

團隊秉持「忠愛孩子,義不容辭」的理念,照顧來自各地的失依兒,以「忠義六感」總結人生需求的感受,「時刻陪伴」帶給孩子人生的安全感、陪伴感與獨立感,以及家庭蘊含的幸福感、歸屬感與支持感。回顧最初照顧的孩子已經六十多歲,忠義就像一個大家庭給予孩子溫暖的成長環境。


(圖三)除了給予生活所需,更希望牽手陪孩子面對挑戰

 
桃園在地需求促成一站式兒少福利園區
近幾年忠義與桃園市政府有緊急短期安置中心的合作,發現桃園尚有些監護童安置於其他縣市,考量到在地服務量能,加上0~2歲嬰幼兒的服務機構不足,看見在地需求,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結合政府資源增設服務據點,計畫興建兒少福利園區,提供一站式服務。包含緊急短期安置中心、收出養資訊中心、兒少中長期的安置機構與婦幼中途之家,除了彌補18~22歲服務對象的斷層,園區也延伸到弱勢家庭及早療家庭輔導服務,連結孩童與社區,可將服務量能提升至160位~180位。
園區內預計分齡收容各個階段的孩子,考慮到兒少未來的就學需求,因此將園區設置在有國小、國中與高中的附近,並把原有的短期安置計畫也列入其中。一站式完整規劃,滿足腹地及交通需求,新家落成指日可待。

收出養團隊媒合幸福 專業把關
忠義的團隊一直以來致力於兒童收出養服務,為的是實現孩子心中對完整家庭的渴望,為了孩子下一段的幸福著想,避免二次傷害,服務團隊絕對嚴格把關,除了事前審慎評估外,也會邀請夫妻個別面談,了解父母親的共識,並於事後追蹤。
兒童收出養以國內家庭為主,但部分孩童礙於家庭背景複雜、年齡較長,或有身心疾病,在國內難以媒合收養家庭,才會進入國外媒合程序。在這個階段仍有許多失依兒找到合適的幸福,小琪組長就曾經協助個案與原生家庭連絡。也因為國外民風開放,而且台灣人與歐美人士就膚色而言明顯不同,多數父母不吝嗇告知孩子的出身,因此尋求忠義安排孩子與原生家庭見面的個案並不少見。

投注教育資源 化解遺憾與育幼院歧視
成立七十多年以來,基金會不斷提升服務的溫度,盡可能補足家庭的缺憾,期望民眾給予育幼院重新定義的機會,為了改變普羅大眾對育幼院孩童的誤解與歧視,因此基金會在宣導上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希望藉由提倡「家庭陪伴」的重要性,讓父母用愛擁抱孩子,減少爭執,預防破碎家庭產生。
近幾年因應服務需要基金會出版了多款繪本,當中《愛在我們家》的故事內容是講述熊夫妻收養兔子的故事,傳達出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但是父母仍舊疼愛孩子,將其視如己出。而另一本是早療議題的繪本《青青的好幫手》,故事主角是一隻身體有缺陷的小羊,在畢業典禮當天,老師要所有的動物爬上山才能順利畢業,藉由故事裡的動物相互合作,教會孩子同理心與互助的重要,幫助特殊的孩子找尋自我的認同。透過富有教育意義的繪本,一方面協助收養家庭做出身告知,另一方面幫助年幼的孩子理解同儕的差異,化解歧視。
小琪組長透漏在過去育幼院的孩子經常被貼標籤,許多原因來自父母親的無心之過,當小孩調皮時恐嚇:「不聽話會被抓進育幼院喔。」,使育幼院蒙上一層灰,其實同樣身為家長,愛孩子的心是一樣的,忠義夥伴呼籲大眾給予更多的理解及認同,共創友善與愛的環境。


(圖四)讓孩子體驗前所未有的人生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5.11.13

Job Enjoy

加入時間: 2015.11.13
152則報導
2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投注桃園服務從此開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82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82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