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轉換新面貌 探討現今消費主義價值

嵌入:
文字-A A +A

藝術家洪郁雯近期於新北市板橋藝文中心舉辦的【生與活的那些是兒】個展,透過作品的選材、製作手法,探討當代對於事物的價值觀,也藉由每件作品的樣貌探討社會上對於價值觀的定義,希望透過展覽,將社會上認為沒有用的東西,朔造新的生命,賦予價值。

位於新北市板橋藝文中心【生與活的那些是兒】個展,作品利用生活中利用過的塑膠袋、衣物、鋁罐等消費後的廢棄物編織而成,表達在消費主義至上的當今社會,金錢效益似乎與價值及用處畫上等號,雖然日常生活中充斥著用完即丟的消耗品,雖為人類帶來便利性,但也造成環境汙染,藝術家洪郁雯表示:

「我剛好那時候也看了一部紀錄片叫做姚謙的一個人的收藏,紀錄片裡有人開玩笑地說,賣不出去的藝術品就是垃圾,我就想說那如果我把垃圾做成藝術品呢,就大家眼中視為已經沒有用可以丟棄的東西,給他賦予新的生命,重新做成就是好像有機的形體,就是對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提出疑問,到底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有價值的這樣。」

洪郁雯早期在瑞士時,以食物為創作媒材,認為食物同時也代表著,時代及地區中各種層面的文化,開始以廢棄物做為題材則是來到台灣後發現塑膠袋以及許多消費後的廢棄物普及濫用,希望透過作品表達萬物由靈的信念,試圖對當今的思想體系與消費文化提出疑問,並重新省思,洪郁雯表示:

「很多消費主義的文化之下產生的各種社會議題,就是好像某些職業或是行業是比較大家眼中認為有用有價值的,但某一些會覺得比較沒有用沒有價值,他的美材都是用生活當中每個人都可以看的到的,像是回收的塑膠袋、衣物,還有鋁罐這樣子,我第一個用的其實是回收塑膠袋,那當初是因為我覺得說是因為在台灣,塑膠袋是一個很便利很方便的東西,但是有時候就是會被過度使用。」

  洪郁雯透過回收後的廢棄物,把乘載人類回憶的物品重塑成藝術創作,透過手工一般人眼中沒有用處沒有價值的東西,是否有機會賦予新的意義,也希望透過這些創作,讓大眾對於現下的社會問題以及環境問題進行反思,並期待社會中的轉變。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洪子凱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5.12.07

華岡廣播電台FM88.5

加入時間: 2015.12.07
2,342則報導
2,342則影音
12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4:33

百年古蹟變身咖啡廳 提供身心障礙者工作機會

2023-07-17
瀏覽:
4,462
推:
0
回應:
0
3:00

讓需要幫助的人 不用很努力才能得到幫助

2023-06-14
瀏覽:
2,288
推:
1
回應:
0
4:47

敲響「聲聲不息」的渾厚鼓聲 响仁和鼓藝工坊

2023-05-28
瀏覽:
4,414
推:
0
回應:
0
5:20

三重力行聖賢宮靈驗 吸引許多信眾前往參拜

2023-05-28
瀏覽:
4,583
推:
0
回應:
0
4:42

國定古蹟龍山寺 古色古香的鳳山廟宇

2023-05-28
瀏覽:
5,385
推:
0
回應:
0
5:08

飲食西化與多樣化 國人食米量創新低

2023-05-27
瀏覽:
8,861
推:
0
回應:
0
4:58

新莊發展的犧牲品 時代的眼淚新莊老街

2023-05-27
瀏覽:
4,770
推:
0
回應:
0
4:23

走過疫情人潮復甦 士林夜市鎖定本土觀光客

2023-05-27
瀏覽:
3,079
推:
0
回應:
0
4:46

疫情衝擊手機市場 消費者需求改變

2023-05-27
瀏覽:
7,819
推:
0
回應:
0
4:59

120歲的國寶 李梅樹用藝術成就三峽

2023-05-27
瀏覽:
3,367
推:
0
回應:
0
3:30

廢棄物轉換新面貌 探討現今消費主義價值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1,912篇報導,共12,4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1,912篇報導

12,49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