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之友協會 用「愛」化解「礙」

地區:
文字-A A +A

【記者張婷臻/台北報導】一聽到「精神障礙者」這個名詞,許多人的感覺都會帶點惶恐,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社工組長褚妍伶說:「許多人會覺得精神障礙者大多有暴力行為,但是這兩者之間並不能劃上等號。」她表示,其實患者的病情多數都有受到藥物控制,日常生活都跟正常人一樣。褚妍伶強調:「他們也跟一般人一樣,怕受到歧視,他們心靈也會受傷。」

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是一個關懷精障者和其家屬的組織,除了針

對精障者有訓練課程和照顧的服務之外,對於精障者家屬也付出許多關心,成立了「精障者家屬聯絡網」讓家屬可以互相交流、經驗分享。除了協會的志工會打電話,積極找尋家中有精障者的家庭,希望主動提供幫助之外,也透過已經是會員的病患家屬傳達這方面的資訊。不過也許是大部分的家屬平常還有工作要兼顧,固定集會的時間目前還沒有很多,病患家屬李月琴說:「有這樣的組織很好,不過如果有安排更多聚會,功能會更好。」褚妍伶則坦言:「這的確是協會在努力的方向,所以我們現在正努力宣傳為家屬提供的課程服務,希望有更多家長加入聯絡網。」

照顧家中的精障者需要長時間付出極大的心力,患者發病時更是難熬,因此家屬的心理狀態也特別需要關心。康復之友協會為此也開辦了好幾年的「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課程」,女兒患有精神疾病的李月琴說:「(女兒)一開始發病時我也是一直哭,但上了課之後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就這樣慢慢走了過來。」課程內容包含正確認識疾病、藥物等等,特別的是還教導家屬該怎麼善待自己,重整自己的生活,學習處理情緒和減少壓力,讓自己放鬆。

褚妍伶表示,認識精神疾病的藥物不只是醫生的工作,家屬也要瞭解,才能夠在帶患者就醫時跟醫生討論、提問,家屬對這方面知識越清楚,就能和醫生的治療配合得越好。而讓家屬學著放鬆也是他們的重點課程,尤其課程以小班教學帶大家討論的方式進行,讓家屬互相分享經驗,也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會有同理心,更能互相扶持幫助。

褚妍伶也呼籲大家,由於精神障礙很多是腦部成長方面出問題造成的,因此好發於青春期,父母此時要多留意自己的小孩,當發現他們生活習慣明顯改變,或者有會聽到其他聲音的幻聽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就要去就醫檢查,以免錯過前幾個月的黃金治療期。

「透過『精障者家屬聯絡網』的力量,希望能讓更多家庭受惠。」褚妍伶說。讓更多人知道這條路並不孤單,家屬得到的經驗分享越多,對精障者也越有幫助。

「希望現在大家觀念能夠越來越正確,以後都能以平常心對待精神障礙者。」褚妍伶說。除了家屬的努力,社會大眾的態度也是精障者康復的關鍵。

延伸閱讀:
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
精神分裂照護要點
該如何支持精神障礙者就業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3,998則報導
2,104則影音
66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13

臺語歌手張雅淳 以月琴彈唱島嶼故事

2023-03-03
瀏覽:
4,050
推:
0
回應:
0
2:18

城市中的老角落 歷史集散地「怪奇館」

2023-03-02
瀏覽:
3,653
推:
1
回應:
0
2:36

李岳軒 以媒體力量關心「移人」在臺處境

2023-03-01
瀏覽:
4,899
推:
7
回應:
0
2:06

寶貝潛能發展中心 守護慢飛天使的成長

2023-02-28
瀏覽:
4,054
推:
9
回應:
0
3:14

日光之家 幫助更生人與社會接軌

2023-02-28
瀏覽:
5,490
推:
29
回應:
0
2:39

基隆和平島公園團隊 開創永續旅遊島

2023-02-10
瀏覽:
7,468
推:
11
回應:
0
3:07

吉娃娃長期照顧協會 救援送養小型犬

2023-02-09
瀏覽:
6,092
推:
1
回應:
0
2:00

打造綠色廊道 傅玲玉美化災後汐止河岸

2023-02-08
瀏覽:
6,197
推:
0
回應:
0
3:09

半伴共居 讓漂泊青年在城市也有家

2023-02-07
瀏覽:
4,873
推:
2
回應:
0
3:25

動保律師顏紘頤推動動保入憲

2023-02-06
瀏覽:
5,907
推:
85
回應:
0

康復之友協會 用「愛」化解「礙」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6,925篇報導,共12,2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6,925篇報導

12,2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