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422地球日 柴松林教授拜訪達魯瑪克

2010/04/26 16:10
5,11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上周四(422)世界地球日,柴松林教授蒞臨台東,應台東大學綠色產學合作中心之邀,拜訪達魯瑪克人(今卑南鄉東興村)的祖居地─卡巴里瓦舊社,與頭目古明德夫婦、東魯凱文教協進會理事長潘王文賓、鼻笛傳承者杜振勇等人,進行一趟東魯凱文化深度之旅。


※柴松林教授與部落族人及台東大學工作人員於卡巴里瓦合影

柴教授當天稍早在台東大學,從縣長黃健庭手中獲頒榮譽縣民證時,他就表示,身為台東大學(前身台東師院)的校友及台東榮譽縣民,未來將有更多責任要保護台東這塊淨土。下午柴教授親自搭乘四輪傳動車,在部落族人、台東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劉?錫,及綠色產學合作中心人員陪同下,前往達魯瑪克人的祖居地─卡巴里瓦舊社,認識東魯凱人在當代文化復振、舊部落重建上的努力。



※入境隨俗,柴松林教授拜訪部落,先告知入口守護神

卡巴里瓦舊社族人在上個世紀被日本帝國迫遷下山後,山區的石板家屋群已荒廢數十年,部落族人及台東大學劉?錫教授,不願見到數千年累積而成的文化在本世紀消失,自1996年開始社區總體營造,2002年起逐步重建舊部落石板屋,讓祖靈的精神有實體的歸宿。其中,祖靈屋及頭目家屋,是重建的指標,目前祖靈屋已落成,希望能在今年重建頭目家屋。


※部落長老上山必定順手採集當季野菜,圖為頭目夫人唐中未

八八水災後,許多部落村莊都面臨離開鄉土的命運,而達魯瑪克有幸還能返回舊部落,還有一群記得祖先生活方式的耆老,能夠傳承野菜採集文化。柴松林教授先在舊部落入口守護神面前進行祭告儀式,接著走訪青年會所、頭目家屋遺址、祖靈屋、石板家屋,認識部落重建歷程,最後來到「沙沙勒」(達魯瑪克語,休息涼亭之意),飽覽大南溪谷風光,耳聽頭目夫婦哼唱傳統歌謠,鼻笛的音色也編織在歌聲當中。


※達魯瑪克部落年輕的鼻笛傳承者杜振勇

下山前柴教授表示,下次真的想在這裡住一晚。的確,舊社環境的魅力除了白日的壯闊,還有夜晚的神秘,最重要的是,必須由部落族人帶領上山,才能領略最道地的文化生命力。歡迎民眾親身參與拜訪旅遊,或者出錢出力,一起加入頭目家屋重建的行列。

詳情請洽  國立台東大學理工學院綠色產學合作中心

經理田佳萱,專線089-356034

E-mail : nttucse@gmail.com

※頭目家屋廢墟中長出百合花,帶來重生的希望
※百合花,在族人眼裡是高貴與純潔的象徵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