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學」,有哪些地方可以學?
「地方學」,有哪些地方可以學?
(本次研討內容十分豐富,受限於10分鐘的報導取材,本篇報導只能概括的摘要,細部內容請參考本文附載的網路連結,將可深度感受每一個在地的熱情與亮點。)
台灣的社區營造, 伴隨著社區意識的覺醒,與社區大學20多年來在各地的培力訓練與實驗,逐漸的累積了「地方學」的經驗脈絡。

「第三屆南港地方學研討會」,在台大城鄉所與南港社區大學多年的合作摸索當中,城鄉所宏觀的從全球化的視野與學術的探討,配合著南港社大的在地學程與社團經營,加上社區鄰里行政單位的支持,將夥伴關係成功的落實到地方的改造經驗裡面。


除了實踐在南港的經驗之外,本次研討會也邀請了外地的案例,一起來探討社區改造的成功經驗。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一些成功的傳承,曾經面對成功後不易延續的失落。許多的案例,也許有著共同的,可以借鏡的學習歷程,而每一個案例,也常有它個別的條件與難處。透過研討會,讓我們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見證、聆聽每一段「地方學」的故事…。




以上這些共同與相異的經驗,讓研討會逐年的,積累出新的契機。期望我們在激情、感動之餘,也可以借鏡更有系統的學理探討: 有哪些地方的願景共識? 如何分析地方可以動員的人力與資源? 地方的特色與知識的內容為何?如何進行地方創生? 每一個在地案例與其他尺度空間是如何連結? …,讓「地方學」成為我們恆常的知識課題。




參考資料:
2020 第三屆南港地方學研討會《設計思考:創生地方》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南港區公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致福感恩文教基金會、 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協辦單位:新竹縣文創藝術觀光發展協會、坪林青年茶葉發展協會、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 臺北市立成德國民中學
活動議程
1..專題演講:從夥伴關係中建構在地知識/黃麗玲副教授
… … 在早先設置社大的倡議運動中,公民社會的價值是訴求的主要核心。但後來社大在1998 年正式成立,也反映了當時體制內外特定的改革潮流與政策,包括社區營造運動,強調凝聚居民意識、地方公共事務的參與。這個風潮也促使文建會推動社區營造政策,與公民團體、地方組織展開合作,以地方作為重組社會力的基地(黃麗玲,1995)。
另一方面,教育部從1998年開始推動學習型社會,因此終身學習的理念與行動方案,也促成了社大定位的明確化 (黃富順,2002 )。
2018年,社區大學在成立二十年後終於有專屬的發展條例。這也意味作為一個分水嶺、更清楚地強調社區大學與地方發展的緊密連結。例如「營造偏遠地區在地學習環境,增加學習機會」或是「強化在地認同及地方創生」,「培育地方人才、發展地方文化、 地方知識學及促進地區永續發展」等。
因此,如何分析地方(或稱為在地)的能動性、 如何進行地方創生、地方知識的內容為何?與其他尺度空間又如何連結等,也成為我們恆常的知識課題… …。
(摘錄自:2020 第三屆南港學研討會會議手冊 )
主題一「區域治理與地方創生」
主持人:張德永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1-1.透過設計與協力的社會創新-以「南港願景躍升聯盟」為例/黃榮護教授
1-2.進駐/住南港:東明社宅青創計畫的社區營造/呂欣庭、賴婷姿研究生
1-3. Timelinker 時間銀行與地方創生/徐健智執行秘書 (新竹縣文創藝術觀光發展協會)
主題二「生態社區與永續發展」
主持人:黃怡明理事長(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
2-1. 永續環境-南港里山的發展策略/潘文彬指導老師
2-2. 南港茶水間-打造韌性舊莊行動計畫/陳冠杰、張若瑜、李芯牧研究生
2-3.茶山共學薪火相傳/白俊育會長 (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
主題三「地方文化與在地認同」
主持人:曹錫智副校長(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
3-1.讓人文歷史被看見一南港傳奇舞台音樂劇/陳悌慈執行秘書
3-2.孵育巷弄裡的微型社大-久如社區的營造足跡/蔡弘睿總幹事
3-3.以節奏生活凝聚在地共識/陳錦輝指導老師 (南埔鹹菜桶打擊樂團)
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 TAIPEI NANGANG COMMUNITY COLLEGE
啟動真愛。營造南港。走出黑鄉。迎向明珠
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 公民新聞社 優客 南港報導
網路參考資料 延伸學習:
1-1a. 南港願景躍升聯盟
1-1b.南港地方學 設計思考創生地方
https://www.peopo.org/news/477459
1-2.支持青年回饋社區 台北市社宅「青創戶」計畫起死回生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092685
1-3a.偏鄉價值不容忽視」他推動青年創意基地
https://travelcom.com.tw/no321_hakkabarr/
1-3b.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第2屆第3次會議 (2020-06-10)
https://sayit.pdis.nat.gov.tw/speaker/%E5%BE%90%E5%81%A5%E6%99%BA
2-1a.推動臺灣里山倡議的策略架構 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2057
2-1b. 一步一腳印的社區營造之路https://www.peopo.org/news/466539
2-2a.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https://eyesonplace.net/tag/%E5%8D%97%E6%B8%AF%E8%8C%B6%E6%B0%B4%E9%96%…
2-2b. 尋找社區營造的種子 https://www.peopo.org/news/466884
2-3a. 台灣最大茶二代共學社群 號召大伙回家種茶!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8/post/2020052700…
2-3b.茶山共學薪火相傳
https://www.peopo.org/news/476916
3-1a. 2019第三屆南港傳奇舞台音樂劇
https://www.peopo.org/news/413647
3-1b. 讓人文歷史被看見南港傳奇舞台音樂劇
https://www.peopo.org/news/477003
3-2.久如社區「封溪護漁」 營造生態共榮圈
https://vita.tw/%E4%B9%85%E5%A6%82%E7%A4%BE%E5%8D%80-%E5%B0%81%E6%BA%AA…
3-3. 南埔鹹菜桶打擊樂劇團
https://nanpu.wordpress.com/%E5%8D%97%E5%9F%94%E9%B9%B9%E8%8F%9C%E6%A1%…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