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識讀_刺青師tatoomaster
刺青師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給人兇狠、難以相處的感覺,為了打破這迷思,我們決定付諸行動去採訪、了解刺青師傅,其實刺青師傅並不全然如同電視或電影裡出現的那樣放蕩不羈,刺青師傅擁有許多對於社會與人生等很多方面的見解,「刺青」並不是件壞事,重點在於人本身的自我行為,所造成的他人觀感,反對的思想總會老去,新的氣象會逐漸崛起,會了使更多人能了解刺青師傅這個新穎又令人好奇的職業,我們組員們決定努力奮鬥,展現我們的動力與成果。
班級:廣電系電影一甲
組別:第三組組員:
陳怡如A98033062
賴姵蓉A98033031
林姿吟A98033051
萬芷瑋A98033033
吳曙芳A98033053
陳宥婷A98033032
楊子寬A98033026
媒體識讀-期末報告 選擇此主題的原因
最初,組員們是想要探究有關刺青這塊神秘的領域,想去了解刺青所隱含的意義,使社會大眾能更加了解刺青,可就在數次討論與商榷下,發覺刺青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光就我們這小小的研究,實在是無法在短時間內了解透徹,所以我們便決議改變方向探討起與刺青汲汲相關的職業-刺青師。刺青師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給人兇狠、難以相處的感覺,為了打破這迷思,我們決定付諸行動去採訪、了解刺青師傅,其實刺青師傅並不全然如同電視或電影裡出現的那樣放蕩不羈,刺青師傅擁有許多對於社會與人生等很多方面的見解,「刺青」並不是件壞事,重點在於人本身的自我行為,所造成的他人觀感,反對的思想總會老去,新的氣象會逐漸崛起,會了使更多人能了解刺青師傅這個新穎又令人好奇的職業,我們組員們決定努力奮鬥,展現我們的動力與成果。
接觸對象及經過、相關發展
在選定主題後,我們便動身尋找刺青師傅,做初步的接觸。首先我們選擇廣為人知的西門町刺青街,其實我們是帶著有些敬畏和恐懼的心裡去訪問,因為我們都覺得裡面的刺青師傅可能是滿身刺青、兇神惡煞的。一到店門口,當我們還在猶豫如何開口,就有一位年輕二十來歲的男子問我們的來意,看他的裝扮和一般街頭可看見的年輕人差不多,我們說明了我們的身分和目的,他很快就答應並給我們名片,告訴我們要採訪前再打電話來約時間,這讓我們鬆了一口氣,也覺得在刺青店工作的人並不是那麼可怕,也很親切,原來這一整條街都是同一家經營的,叫作「Kevin-紋身彩繪藝術工作室」規模頗大,老闆Kevin也上過電視採訪,是刺青界的元老級人物。在同一天我們也繼續在西門町尋找其他刺青店,我們找到西門新宿裡的「雕方刺青」,從自動門上貼滿和藝人的合照來看,雕方師傅也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刺青達人,而且在去拜訪他之前,我們也搜尋了他的相關資料,他也有協助電影「刺青」的拍攝,電影裡女主角的刺青就是出自於雕方師傅之手,他也是我們其中一名組員很崇拜的師傅。不過我們去找雕方師傅的時候他正在忙,所以去問他是否願意給我們採訪時,他沒有馬上回覆,我們也等了他一會兒,之後師傅也有答應我們,也請我們在跟他電話約時間,其實雕方師傅看起來更不像刺青師,長的比較文人樣,和他對話時感覺他是很嚴肅的人。
在過了一個禮拜後,電話連絡了兩家刺青店,也約定了時間,我們進行實地採訪的作業。首先是到「Kevin-紋身彩繪藝術工作室」之前那位接待我們的人叫做小介,他安排了一位刺青師傅給我們採訪,觀察了一下刺青店內的環境開放式其實非常寬敞,牆上貼滿了各式風格的刺青圖案、刺青的器具介紹還有刺青店的歷史,也有許多位刺青師傅在店裡店外站著或坐著,清一色都是男生,有的刺青師傅看起來很有個性,露出手上的刺青、留著長髮,長相是略為兇狠,不過我們要採訪的刺青師傅名叫阿正,長的白白淨淨看起來就像一般的男大學生,採訪之前他有些緊張害羞還頻頻詢問我們的採訪內容,讓我們覺得意外的是他說話是非常輕聲細語,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們還希望他可以大聲一點,因為店裡面播放著嘻哈跟電子音樂,雖然有請他們關小聲但還是不好意思說要把音樂關掉。店裡面養了許多隻狗,有非常大隻的大型犬,店裡面的師傅們也都會跟狗互動。阿正原本是念美術科系,但是因為想嘗試不同的藝術創作,於是就接觸了刺青這個行業,其實他入行的資歷不算深,但從和他聊天的過程聽得出他對刺青的熱愛,和學習過程的辛苦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