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98年世新大學媒體識讀電影一甲第四組作業--同志大遊行

2010/01/07 19:12
5,15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前言:    臺灣每年都會舉辦同志大遊行,希望政府可以給予同志法律平權,也希望可以得到所謂主流社會的認同和接受。在這天同志可以很驕傲的走上街頭,同志大遊行一年比一年盛大,從2003年的五百人到2009年的兩萬五千人,這表示這弱勢群體漸漸受到廣大的社會大眾所重視。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這樣,那同志為甚麼還是受到歧視?!同志為甚麼不能領養小孩?!為甚麼主流社會還是認為男同志比其他人更容易染上AIDS?!為甚麼同志做人還是不能”抬頭挺胸”?!    而且其實,很多人都會說身邊有同性戀的朋友,覺得同性戀沒甚麼,很OK,可以接受,可是,如果今天自己的兄弟姊妹是同性戀者呢?他們就遲疑了。朋友雖然平時吃喝玩樂都在一起,是傾訴的對象也是親密夥伴,可是朋友不需要每天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真正要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的是家人,當你必須跟一個同性戀者生活時,你真的能接受嗎?其實還有很多同性戀者,只敢向身邊的好朋友出櫃,大部分不會選擇跟家人坦誠自己的同志身份,因為怕家人覺得難堪,怕家人不能接受,所以這社會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到底有多大呢?值得我們深思。    為甚麼會做同志這個議題?其實我們只是想要盡我們的所能,讓不了解同志的人們知道,同志也只是普通人,同志沒有殺人放火,同志也很孝順父母,同志也有在繳稅,為甚麼異性戀可以手牽手出現在公眾場合,同志就不可以?

過程:    在這次的作業當中,我們接觸到了許多不同國家的同志。有美國人、日本人、菲律賓人、和香港人…等,當然也有本地人。    10/31同志大遊行當天,我們針對了不同國家的同志進行訪問,想了解更多有關其他國家對同志的看法。美國人覺得台灣的同志大遊行不同於美國的同志大遊行是由人民發起的;日本人則發現台灣的同志大遊行比日本的同志大遊行規模大上很多;香港人覺得台灣的同志大遊行比香港的同志大遊行自由很多,也有比較多人願意站出來為自己的權益發聲。    在整個同志大遊行的過程中,我們除了看到各地的大學生同志參加遊行,也看到了高中生勇敢的站出來。在了解我們的想法以及目的後,他們都很樂意接受訪問,甚至有幾個留下他們的聯絡方式。在路訪的過程中,我們也找到許多很有自己想法的民眾。有退休的老兵和阿嬤對同志有很偏激的想法,也有對同志沒甚麼意見的民眾。    之後我們在雖然想要安排訪問比較專業的人士,例如:同志大遊行的主辦單位、宗教人士、以及性別研究所的老師,但是由於時間談不攏、就是沒有聯絡上,於是最後我們只訪問到了新聞系大四的學姐。在訪問前,我們事先寄了訪問題目給學姐,以利到時訪問順利進行。雖然還是學生,但是學姐告訴我們許多媒體在訪問同性戀時的想法,讓我們更了解媒體在報導同志時的心態。  在接觸對象的過程當中,除了有許多在同志大遊行當天的同志聯絡不到以至於無法進行訪談,還有與專業人士時間洽談不成功外,其餘的都還算順利,也讓我們發現許多社會上的人們對同志的看法,也學習到了如何去訪問。 

我們的發現:  在這次的專題製作過程中,我們發現,雖然社會風氣逐漸轉為開明,但歧視和偏見始終是存在的。另外我們發現,同志大遊行當天有許多的外國人士特地前來參加,他們都說台灣對於同志的態度相較於他們的國家已經開放許多了。也藉由路訪的過程,我們發現年齡層較低的族群較能接受同性戀,老一輩的則大多數停留在傳統的觀念上,認為異性戀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甚至有人偏激得認為,同志大遊行根本就是在宣揚這種不當的觀念,是在誤導群眾。我們也發現有宗教,因為教義上和同性戀有牴觸,因此大力抨擊這個少數族群,並向教徒宣導、公開發表。  此外,我們也發現到,有很多人,即使已向身邊朋友表明自己同性戀立場,但始終不敢向家裡父母親開口,這個社會對同性戀這樣的少數族群來說,存在著一種莫名的壓力。而有些人,即使對於同性戀抱持著不排斥能接受的態度,但如果對象是自己的小孩也無法接受。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即便是思想較為開放卻還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在意大眾的眼光。也因此有些同性戀便因為這樣,決定隱藏自己的身分,偽裝的跟一般異性戀一樣。    同志大遊行當天雖說是整組採訪,但是當天遊行實在太熱鬧吵雜,有時候就算很靠近受訪者,訪問內容也不一定聽得十分清楚,直到,剪接和配字幕時,才清楚聽到他們對於台灣同志大遊行的看法,說話內容搭配他們堅定的神情,才因此感受到同志大遊行對他們的意義。 

 結語    很高興我們的報告順利的走近尾聲,其實對我們來說,這已經不只是一個作業,因為我們親自去摸索的關係,我們有了更多的體悟,除了在這次的報告中更認識同性戀者,我們也在訪談的過程裡學習到訪問的技巧。也漸漸了解媒體對同志似乎存在著極深的影響力,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同志是需要被了解與關懷的。畢竟,人人都有愛的權利,異性可以愛,同性當然也可以!參加完同志大遊行,我們都覺得對同志而言,這天是個很偉大並有意義的紀念日。    最後,我們不要求看過我們報告的人,可以完完全全的接納同志這個少數群體,可是我們希望你們可以對同志有一份新的認識與認知。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