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三大挑戰 不讓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悲劇重演

文字-A A +A

●不讓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悲劇重演 面臨三大挑戰

【記者 彭 CoCo可 / 台北報導】

台灣首度出現院內感染新冠肺炎案例,當圍堵恐難以全面阻止病毒擴散「從過程可以判斷,案34傳給護理同仁,已發生院內感染。」2月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記者會上宣布,一位無旅遊史的50多歲女性感染新冠肺炎後,又在就醫期間,傳染給一名清潔工與三名護理人員。雖然他的語氣平靜,但「院內感染」4個字,不免令人憂心,SARS期間令人猝不及防的和平醫院感染事件,是否又將在國內重演。

截至3月3日,台灣已有42名確診病例,且本土感染人數首次超越境外移入個案。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分析,當全球逾70國都有確診案例,仍期望隔離病毒,顯得不切實際,「再談感染來源,已非常困難,就算追到源頭,另一波感染又起,現在就得減災。」

在陳秀熙眼中,新冠肺炎在台灣的流行模式,已經從第一階段的境外移入、家庭群聚,進展為社區傳播;防疫戰略重點,也必須從徹底隔絕少數病患的「圍堵」,轉移為面對更多可疑感染者與輕重症病患的「減災」。

這第二波防疫部署是否得當,是疫情未來會不會更加失控,甚至發生全國大流行的關鍵。

陳秀熙談到2003年,因和平醫院一名洗衣工未分區工作,成為引發院內集體感染的超級傳播者,讓防疫節節敗退,乃至封院。「當年4月下旬沒守住,就造成後續影響。」陳秀熙坦言,「小波流行」不易守,但得盡力壓制疫情,否則情勢嚴峻。

挑戰一》醫院落實分層防疫

儘管台灣目前確診病例僅42人,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約8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沒有出現肺炎症狀,因此不能排除國內仍有未被察覺病患的可能性。

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至今未鬆口已進入「減災」階段,但在2月27日宣布,將指揮中心提升為一級開設,指揮官仍為陳時中。此等級,政府可啟動清空醫院收治、徵用醫院進行隔離,必要時動用軍力支援等超前部署,可見已進入「能做不能說」的2階段決戰。要準備好2次決戰,仍面臨3大挑戰。首先,是醫療機構的防疫措施。

為避免如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確診案例的韓國與義大利,每日有數以百計的新冠肺炎病患湧入醫院,導致醫療體系崩潰,國內許多醫院先以「分單位」、「分樓層」方式降低交叉感染。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說,桃醫已將7樓設為專責樓層,共有13間負壓隔離病房,與33間可收治輕症的專責病房,「我們採2組人輪替,降低醫護人員被感染後傳播的風險。」

為了降低民眾頻繁出入醫院,造成的感染風險與防疫漏洞,各醫院也限制探病、陪病人數;林口長庚醫院、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甚至嚴禁探病。實際觀察限制陪病的桃醫,在每一個入口都有專人如臨大敵地替病患量額溫、查旅遊史。

但即便分組,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認為,「醫院的人更要做社會隔離。」畢竟醫護人員常聚會、開會,拿下口罩就很容易接觸傳染,徹底降低接觸風險,也是各醫院得執行的方案。

挑戰二》確保抗疫物資充足

第二挑戰,是保全醫護能量,以及維持口罩、防護衣等「戰備物資」充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整備官羅一鈞強調,醫療院所的口罩量已提升至30天「百分之百的安全準備量」,防護衣量能也達到85%;預計口罩產能至3月中旬,能達到一天1千萬片,其中3百萬片是外科手術口罩,以供醫護人員備戰。

但前疾管局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認為,減災策略得從醫療、防疫、物資與民眾生活端,規畫更完整的計畫,以供縣市政府遵循。

挑戰三》日常互動離1公尺

第3大難關,則是醫療體系以外的「一般生活」。

「除了防疫,生活還是要過。」蘇益仁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雖然已有新冠肺炎的「公眾集會指引」,但仍必須針對人數、活動時間、地區等,制定禁止遶境、演唱會等大型集會標準,才能在規範下,維持一定的生活節奏。

「指揮中心像野戰部隊打仗,仍需重要的後勤部隊。」蘇益仁強調,中央雖已「超前部署」,但各縣市政府指揮中心開設等級不盡相同,行政院應召集22個縣市代表,討論物資、防疫方向等工作,「當同時發生10例、50例,甚至更多病患時,該送到哪個縣市,得先講清楚,才不會慌了手腳。」

高哲翰教授更建議「極大化社會距離」,無論企業、學校,甚至大型集會,都應以「人與人相距1公尺」為基準,重新規畫辦公空間、通勤座位、戶外聚會人數等。3月28日開打的中華職棒為例,進場設置發燒篩檢站並詢問旅遊史,曾去過義大利、韓國等疫區,可集中在特定區域,至少可降低約6成以上傳染風險。

▲「警界孔子」之稱前警大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 前華夏科技大學副校長高哲翰教授。

●山雨欲來,為了對抗病毒,生活不免受影響,2009年在日本負責對抗新型流感的厚生勞動省前結核感染症課長三宅邦明,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指出,「保持適當的恐懼感、適當的日常生活。」為落實防疫政策,保持冷靜,以犧牲社交活動為代價,才能面對在全球肆虐的流行性病毒。

當疫情演進至「二次決戰」,意味著負責作戰的,不再只有醫療與公衛人員,而是「全民皆兵」。唯有每一個人謹慎遵守防疫措施,才能度過此次難關。

★此時,超前部署的減災規畫,才是度過危機的重要關鍵。

●記者:我們是生命共同體,團結才能打敗病毒齊心對抗病毒,守住台灣感謝醫護人員,展現台灣人在壓力底下的韌性,台灣的醫療團隊是真的很棒~~向前線犧牲奉獻的醫護人員致上萬分感謝,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保護 不要生病 減低前線的負擔。 

感恩再感恩。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8.10.12

CoCo可-停權

加入時間: 2018.10.12
573則報導
52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面臨三大挑戰 不讓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悲劇重演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9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9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