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手兵藝術鑄劍師 陳天陽鑄劍人生哲學

2009/12/03 15:00
9,025次瀏覽 ・ 8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靜報記者 傅琪庭/台中報導】看過武俠小說以及武俠片中出現的「干將劍」、「莫邪劍」、「八卦太極劍」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劍嗎?台中縣沙鹿鎮有間青雲鑄劍藝術文化館,館內擺放各式各樣的刀劍藝術品,如歷代的十大名劍、特殊寶劍、寶刀,這些刀劍都是陳天陽師父一錘一煉打造出來的。

今年已經七十歲的陳天陽,是道地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從小生長在沙鹿一個舊禮教的家庭中,原本也可能像其他人一樣只是工作賺錢、照顧家庭,但是在十五歲那年,遇見少室穎谷嶺南鑄劍了圓大師,從此改變陳天陽的一生。

照片

陳天陽於台北植物園巧遇恩師啟蒙,成為少室穎谷嶺南鑄劍傳人,從一個剃光頭的小徒弟做起,待在亦師亦父的了圓大師門下,追隨師父雲遊各地,歷經八年的修習,直到了圓大師圓寂歸天,陳天陽決定一搏天下開始漫長的鑄劍旅途。經過多年不斷的自我期許與努力,1994年及1996年間得到行政院民族工藝獎的肯定。


陳天陽說:「沒有刀劍的存在,就無法見證中國歷史的存在。」劍的歷史,可追溯到黃帝時,使用磨利的石頭和蚩尤大戰,春秋戰國以銅劍為主,西漢時鐵劍已成為戰場的主要利器,三國時代使用鋼劍,唐朝更是劍的興盛時期。從劍的歷史脈絡中陳天陽領悟到「刀劍以戰爭為和平的標竿」。

照片

鑄劍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春秋季節,約製作100把,鑄好要放在戶外吸收日月精華,以利熱脹冷縮約五年,通常可成功的僅數把而已。陳天陽強調,鑄劍需要具備身強體健、開闊心胸與情操的條件;在鑄劍時,也要注意本身的精神狀況、當時的氣候、不能有雜念,鑄劍前也要進行齋戒等儀式。

超過半世紀的鑄劍生涯,陳天陽因此領悟到人生哲學:「劍者檢也,乃檢點自己的行為,明是非,知禮義。」也就是說,劍術乃為一種學習做人處事道理;他所領悟的另一個道理是「劍對外護身,對內防心。」意指手中有利器而心中無殺意,手中無刀劍、心中有慧劍,慧劍斬心魔,才能真正文武合一,自利利人。

照片

而對於「干將鑄劍,鐵汁不下,其妻莫邪竄入爐中,鐵汁出,遂成二劍。」的誇張傳說,陳天陽解釋,莫邪為丈夫鑄劍拔指甲剪頭髮,因為紀念感恩莫邪的偉大,之後打造出來的兩種劍,長柄的為干將劍,短柄的為莫邪劍,而非兩把劍。他也表示,真正的一把好劍,需經千錘百鍊、日曬雨淋,經過歲月淘洗、工匠細琢始成,唯有一步一腳印地學習與印證,沒有捷徑可走。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