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兒時回憶 餐廳結合布袋戲
NS.布袋戲演出的聲音
	標一:懷念兒時回憶 餐廳結合布袋戲
	伴隨熱鬧的樂曲和生動的配音,戲臺上的布袋戲表演活潑有趣,臺下觀眾則聚精會神的
	欣賞,體驗台灣傳統的布袋戲文化。這裡是位在台北市中山區的敘舊布袋戲園,由最初
	的茶館搖身一變,成為全台首創的布袋戲主題餐館。
	老闆陳建華原經營紅茶店維生,但因自身對布袋戲的喜愛,以及懷念過去大家群聚戲台
	前的熱鬧氣氛,毅然決定轉型。
	敘舊布袋戲園團長 陳建華:「一個都市裡面,像這種鄉下的布袋戲,在都市都會裡面
	就比較少看到,那我認為說,應該會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想要對這個過去在鄉下,看到
	布袋戲會有那種懷舊的感覺。」
標二:突破語言限制 貼近外國旅客
	走進室內,暖黃的光線營造出懷舊的氛圍,兩側牆壁上貼滿照片海報,從樓梯下傳來的
	歡笑聲為即將開始的布袋戲表演拉開序幕。
	臺下觀眾分別來自加拿大和馬來西亞,在用餐之餘體驗台灣的布袋戲文化。為了讓外國
	朋友也能看得懂,陳建華在口白中添加不同的語言,希望觀眾能更貼近表演,一同投入
	其中。
	敘舊布袋戲園團長 陳建華:「尤其你要把這個布袋戲能夠國際化,這是必然的工具,
	它是工具而已,它不是你不是說我必須把它全部改掉,不是不是,它的本身的東西還是
	在。」
	標三:加入流行元素 顛覆傳統印象
	但只有語言的輔助仍顯不足,陳建華開始思考如何能使人們,對布袋戲有更進一步的了
	解。於是他大膽打破傳統的模式,在表演中融入現代元素,以流行歌替代原本的傳統樂
	曲。
	標四:增添創新模式 臺上臺下零距離
	操偶師不僅在後臺賣力演出,還會走下臺和觀眾互動,成為敘舊布袋戲的一大特點。觀
	眾人手一尊戲偶,隨著教學示範,一口令一動作的操縱布袋戲偶。從基本的奔跑到難度
	較高的拋接,藉由將戲偶帶下臺和觀眾面對面交流,以零距離的方式讓人們感受布袋戲
	的魅力。
	敘舊布袋戲不僅讓操偶師走下臺,觀眾也能一睹由戲臺往下看的風貌,體驗臺上實際操
	偶的樂趣。
操偶師 劉世竑:「跟觀眾的距離是比較近的,然後就是你可以很明顯地去感受到觀眾的
	一些反應,像是什麼笑聲啊什麼東西之類的。」
	「大笑。」、「生氣的話就是可能手部的動作會比較大一點就類似這樣。」、「大概是這樣。」
	記者:「那動作上面會」、「所以這是開心的時候大笑會這樣抖動。」、「那生氣的時候呢。」
	標五:開闢創新道路 留住觀眾目光
	隨操偶師和觀眾互動,臺上臺下笑語不斷,愉悅的氣氛籠罩全場,對於陳建華而言,這
	是他堅持創新的原因。
	現今布袋戲文化逐漸沒落,陳建華認為,走出自己的路最重要。
	敘舊布袋戲園團長 陳建華:「我我我這個敘舊有三不,很奇怪的三不,第一個我不做
	廟會,第二個我不跟政府申請補助,沒有拿過一毛錢,第三個我不報名那個文化藝術性
	的活動。」
	陳團長說,如果不能擺脫過往的圈子,只是一味仰類補助而無作為,布袋戲文化是不可
	能良好延續下去的,因此他講求創新,以一個不一樣的樣貌,再次抓住人們的視線。
	標六:布袋戲逐漸式微 仍有一線曙光
	隨時代改變,除了祭拜神明外,已鮮少再見布袋戲臺的搭建。當人們的目光不再停留於
	戲臺上,下一代也不再關心傳承的重要,是傳統面臨的一大危機,考驗如何在逆境中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