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五甲協善堂 2018全國扶鸞觀摩會 (1部影片)
高雄市五甲協善堂 2018全國扶鸞觀摩會 (1部影片)

高雄市五甲協善堂
起緣於歲次丁已年民國六年八月間,先輩鄭頭先生、陳有雲先生、陳媽拴先等三位大德,虔誠恭謁神聖降鸞指示,遂遵懔聖訓,為代天宣化,擇良辰吉日,在陳有雲先生家中後堂,上疏奉請金闕玉旨,創設鸞壇。於民國九年十月廿三日遷於草壇,係庄內共建之神壇,奉祀天上聖母。
迨至歲次壬戍年民國十一年二月廿日南天主宰文衡聖帝,親臨降筆,擇地於本堂現址,由鄭頭先生大德提供土地,建造蓋瓦角厝一棟三間,創立協善堂,奉祀文衡聖帝為主神,附祀諸恩主,以按金字聖號牌位朝拜。以提倡倫理道德,挽轉頹風,宣揚聖道為宗旨。
歲次癸酉年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由鄭明祥、陳盛修先生發起經董監事會通過整建協善堂。至歲次丁丑年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廿日安座慶典。一樓奉祀文衡聖帝(以千年樟木彫塑)暨關聖帝君、本堂主席北極玄天上帝、孚佑帝君、金闕上相諸葛武侯、東廚帝君、關平太子、周倉將軍、太陽古佛等諸恩主金尊。二樓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暨倉頡帝君、文昌帝君。


高雄市五甲協善堂 2018全國扶鸞觀摩會記錄
日期:天運歲次戊戌107年桂8月27日星期六
地點:高雄五甲協善心德堂 關帝廟 義壇 關聖帝君前
正鸞:蘇松池
副鸞:方和守
唱鸞:劉益仲、柯盛耀
抄錄:陳淑燕、陳品綠
打字:陳信蓉
接駕生:黃春芳、張子賢
誦經生:郭福文、胡成家、朱清德、鄭天賜
奉茶生:洪金桂、鄭素妙
把門生:許蕊花、鄭美麗
扶鸞記錄:
本堂主席登台
詩:本設揮鸞教義方 堂中紫氣望賢良
主開聖道巍峨在 席上高真顯玉章
詩:協道修身普世週 善中諸子利人優
堂香丕振黎民福 正理維持透九洲
詩:正氣參天達善修 禮門義路應人求
綱常永在明心性 育化群生燦世留
今述:儒道薪傳。夫聖人之修身,皆心所在於道,執守不失於德,時刻依從於仁,
聖者,大而化之,仁則心德之全,是故人道之備也。
孔聖夫子降生於東魯,啓尼山之教化,以仁道救世、教民、講學授徒,
弟子三千,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無一不深其考訂,始終如一也!
夫子嘗言,吾道一以貫之,能一貫而無間斷,律己修身,日新其德,
故能德配天地,道貫古今,成為儒家道統之克紹,永為萬世之師表也。
何謂儒?緣由起源於,夫子有一段期間,在魯國主持祭祀之工作,這個工作稱謂「儒」就是祭祀官,又稱儒官。
是故,後世學人稱夫子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之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能以仁聖之道教導人,為之不厭,誨之不倦,正是聖人仁人也!
也是儒家思想為後世所推崇遵行之理啊!
神道設教以化人,無方不被其澤,筆下傳神,無異點化眾生,憑藉神聖之道,
以振作道德精神,啓化修身,引迷入悟,回歸真如本性。
諸生,莫忘慕道之心,修善德成,心與道合,
聖恩可像,乃得儒道薪傳,綿綿不絕矣!勉之諸賢生。
詩:匡扶正教體如天 協善堂中喜氣綿
大道無私成大果 引迷入悟破邪愆
詩:鸞鳥含音普大同 賢賢悟道達儒宗
造功佈德皆忠義 日月斯勞表玉蒼
詩:群真大會喜蒼天 養性修身樂自然
啓教人心歸正覺 善理宏揚千萬年
示:欣逢各友堂先進大德蒞臨本堂,參加儒道扶鸞盛會,望生勿失禮儀,應好好招待,吾神感之!感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