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社活盆地跳曼波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日月潭頭社活盆地跳曼波
新楊平社區大學公民新聞社學員7月14日到日月潭頭社活盆地參訪
泥炭土活地質,全世界只出現在三個地方:荷蘭羊角村、緬甸InLake和台灣的日月潭頭社!
頭社盆地海拔六百多公尺氣候溫和涼爽,盆地原本也是一處淺湖,後來因為泥沙淤積等因素,於是水潭慢慢地消退而形成泥炭土盆地。這種特殊的環境,雖然讓早期來到頭社開墾的先民不必為了尋找灌溉水源而傷腦筋。但是卻也在耕種方面吃足了苦頭;因為田地屬於泥沼地,體積較大的牛隻一進入便會深陷其中,因此根本無法幫忙耕田,所以必須完全藉由人力來耕種,非常辛苦。為了要改善這種狀況,頭社當地的先民在農閒的時候,利用牛車搬運山土來填實泥沼地,以利耕作;但是時日一久,竟然形成上層是土,底下仍是水澤的怪現象。
導覽解說老師趙昭雯表示,早期在頭社盆地的田地上用力踩踏或跳動,附近的地都會跟著抖動,十分有趣,因此活盆地又有「曼波田」之稱。
日月潭頭社活盆地,約有二百公頃。營建署公告為國內重要濕地保護區,活盆地種植絲瓜、金銀花、金針花、水社柳與澳洲茶樹分別在一年四季輪流綻放。
頭社活盆地 紅木農莊成為受災戶永久歇業
去年六月鋒面過境帶來暴雨侵台,日月潭頭社村災情慘重,因泥盆地淹水浸潤,造成大量地基流失,紅木農莊原本是一棟三層樓民宿,暴雨之後第二天半夜下陷位移,二樓變成一樓,全棟向前傾斜15度成了危樓,完全無法營業,民宿業者吳先生眼淚只能往肚裡吞,既痛心又無奈,向縣府申請永久歇業。
公民記者黃瑞朋南投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