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外來種的來,去?從各國福壽螺研究談起

2018/04/22 16:26
6,00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一提到外來種,有人便會皺起眉頭,同時腦中浮現蔓延一整片的小花蔓澤蘭,或是田旁水道裡的密集粉紅福壽螺卵,然而不管這麼想,大多無法脫離生態浩劫的悲劇。難道說所有的外來種都會造成嚴重的生態悲歌嗎?

科技部指導,科工館、成功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及國家高速網路中心共同舉辦的「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開一系列科普演講活動。本次榮幸邀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劉莉蓮教授,擔任「外來種的來,去?從各國福壽螺研究談起」講座之主講者。

外來種的定義,即在原生地之外,也能看到牠們的身影,因而就廣義的定義而言,外來種包括動物園中的企鵝以及熊貓等;外來入侵種,指的是外來種中會威脅到原生生物多樣性者,而一般我們常說的外來種,實際上指的便是外來入侵種。

福壽螺是典型的外來入侵種,福壽螺原生地在阿根廷,起初引進台灣的原因在於食用,然因肉質不佳沒人要吃,最後被任意丟棄並且快速繁殖。福壽螺對環境品質要求不高,為雜食性,造成水稻、茭白筍等農作物受害,同時也因繁殖力強,壓迫其他生物生存空間而造成生態環境的問題。

福壽螺的防治,分為生物防治跟化學防治,生物防治主要依賴田鼠或鳥類等捕食福壽螺,而化學防治則使用農藥、除螺劑等。對於外來種的經營與管理,劉教授認為我們需增進對外來種的知識,立法管制外來種的引入,並藉由更多的研究,去了解外來種的秘密。

本講座計畫主持人成功大學李旺龍教授表示,生態系環環相扣,稍有不平衡,便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的運作。外來種的引入,雖增加了生物多樣性,但同時卻可能破壞一整個生態圈,在引進與否間,應謹慎的做好評估。

下次講座為「氣功的科學觀及保健原理」,活動將於04月29日舉行,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前來參與,詳情請上「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網站」官網查詢。完整活動影片放置於科技大觀園網站與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網站。

科技大觀園網(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list/sPe/reset.htm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網站(網址: science.nchc.org.tw)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