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小型踹拍---頭份遊蹤

2017/03/27 12:26
3,897次瀏覽 ・ 1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3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松山社區大學公民記者社,由社員温爸熱心策劃下,社長周老爹與指導jady老師

      帶領社團成員於3/23(星期四)赴

      照片

      苗栗縣頭份鎮的國泰玻璃工廠,進行口吹玻璃踹拍活動。

      苗栗縣的竹南镇是台灣最早使用瓦斯的城鎮,藉此地利之便,在民國40年左右,

      苗栗的燒窑、陶瓷、玻璃業即甚為興盛。

      照片

      進入玻璃工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玻璃製作的主要原料矽砂,

      以前來自開探煤礦上方的岩層,自煤礦禁採後,矽砂則向越南進口。

       

      玻璃使用原料為矽砂、純碱、石灰及硼砂,製作整批玻璃時,必先選好原料,

      依比例調配後攪拌均匀,口吹透明玻璃需攝氏1300度高温,若是吹水晶玻璃則

      需1500度高温,

      照片

      然後用坩鍋盛裝玻璃原料溶液。

      照片

      接著到口吹玻璃示範區,工廠導覽人員先介紹透明玻璃吹法,而公民記者也

      躍躍欲試,秉驤和憲哥率先將鐵棒挑出的玻璃溶液,嚐試吹玻璃小泡泡,輕輕吹

      照片

      再適度翻轉,以固定想要的形狀,將主體物放進高温加熱爐加熱後,拿出來塑型,

      再稍加冷却,在玻璃瓶與鐵棒間點水,敲擊後,玻璃器皿即分離成形,

      照片

      放入保温箱,等待40分鐘後始可拿出,否則容易碎裂。

      照片

      美麗的手工玻璃

      工作人員示範比較難的彩色玻璃製作,沾取玻璃表面所需之彩色玻璃顆粒沾料,

      大家以為吹出來的是金魚缸或鉢狀物,眼見瓶口越來越大,吹出來竟是彩色玻璃盤,

      真是神奇!

      照片

      照片

      機械生產代替人工後,手工玻璃行業式微,傳統技術正站在歷史的漩渦裡,

      參觀後覺得傳統技藝,總需有心人刻意傳承創新,才能被保留。

      照片

      左一LISA顧問、左二JADY老師

      照片

      松山社區大學公民記者社社員合影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