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105年岸裡文昌盃書法比賽
岸裡、大社地區,自古為平埔原住民巴宰族固有活動領域及行政中心。17世紀,荷蘭人治臺時期,曾稱之為「大肚王國」。到了18世紀,漢人通事張達京以割地換水的方式,啟動了中部平原的農業開發序幕,為今日大臺中的繁榮奠定了根基。因此,岸裡大社可以說是大臺中地區開發的肇始基地。
岸裡國小的所在地,自古被譽為文昌地,人文薈萃,是人才培育的搖籃。緣於1869年,鄉紳呂炳南在此創建文英書院,並禮聘著名學者吳子光主持教席。當是時,不僅呂府四公子汝玉、汝修、汝誠、汝濤在詩、書、畫方面各有成就。並且,還孕育出一位進士(丘逢甲)及四位舉人(呂汝修、林文欽、施士浩、蔡時超),文風之鼎盛,轟動全臺。因此,本地鄉親古來即有積極重視子弟教育的風氣。
岸裡大社鄉親,為承續前賢關懷教育、提倡文藝之本懷,乃於1992年,在林修二董事長號召下,集結眾多熱心教育之士共同創立「岸裡文昌教育基金會」。以充實學校設備、贊助教育活動、獎助學生向學、發展學生才藝,促進岸裡國小教育之發展為宗旨。迄今已二十四載,造福學子無數。而自2015年起,董事會為擴大公益服務範疇,特別在臺中市政府指導下,舉辦全市之學生書法比賽活動,期能為開創臺中市文化首都之願景,共盡心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