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福和宮
位於永和保福路二段9巷的土地公廟-福和宮,其實有個感人的故事,你一定想知道吧!
~永和市福和宮暨王源公、永靈公沿革~
永和市福和宮係道教廟宇,主神福德正神,廟旁另祀奉王源公、永靈公二牌位。同創於光緒年間,幾經改建而以今貌出現。
當初廟址俗稱「公竹腳」,就是現在保福路二段二十五號對面之處,原是本庄公地,相傳此處是蛇穴,像一條蛇形茂盛竹林地而得名。當時本地一位姓王名阿源單身漢,一生樂善好施,熱心公益,頗受鄰里愛戴,不幸在他去世時,卻身無分文,只靠親朋好友解囊相助,才得安葬於此。後來其靈魂顯赫,庄民求之無不靈驗,而成為家喻戶曉的聖地,從此聖公伯終年香火不斷。
時光飛逝,經過幾十年,風雨摧殘廟宇及聖公伯墳墓幾成廢墟,幸當年熱心鎮長林溪水、里長林塗兩位,共同於民國五十年間,發動義務勞動,從土地公廟翻新及整修墳墓,恭請福德正神安座,供庄民祈福膜拜。
不幸於民國六十年八月尊奉行政院號令核准,執行省三重永和建設計畫道路用地障礙物案,從保福路拓寬十五公尺路面,實施工程需拆遷廟宇與聖伯公墳墓,故變成無安身之所,在此緊急情形,鎮長陳新墻召集地方仕紳若干名,組成遷移重建委員會,公推許清太為主委,林阿在為主計,執行一切事宜。經數月各委員奔走,終於覓到現址,經費由政府拆遷補助款外,不敷之額端賴善信熱心捐款,大家共同努力出錢出力,才能完成這座廟宇,定名福和宮及右側王源公、永靈公靈位。<資料來源>
分享相片集<穿梭永和巷弄中>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