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動力發電乾淨能源減少電桿輸送
  
      
        
          
      標題(宜蘭水圳動力發電乾淨能源減少電桿輸送)
	Title
	利用水位落差 水車運轉產生乾淨能源
	田間夜晚供應照明 免設電桿一舉數得
	吳玉茹 賴志慶 宜蘭採訪報導
	Lead    
	水車過去是灌溉農田調節水源的田間設備,隨著灌漑和排水溝渠分道,水車的運用價值大為降低。但是聰明的農夫沒有讓水車廢置,而是利用水位的落差,讓水車繼續運轉,透過水圳產生的動能,作為夜間照明指示燈的電力能量來源,為乾淨能源做了良好的示範。
	Script
	順著水圳的上游向下流動的灌溉用水,水流的速度因為有高度的落差,所以能夠帶動這座中型的水車轉動,過去水車轉動時,是為了帶動水流到田間灌溉,現在這座水車成為乾淨能源的示範,因為它可以產生動能。
	Super
	01 文化解說員 張天助
	OS
	水車在透過水流帶動翻轉的過程中,能夠讓軸心和圓周持續滾動,加上終年有水源挹注,此時就能產生足夠的能源來發電,一旦發電後,在田間的夜晚,就能供應週邊的照明。
	Super
	02 文化解說員 張天助
	OS
	由於過去在田間都會設立許多的電線桿,在晚上開燈照明,使得農作物連夜間都在行光合作用,有了水車的乾淨能源照明後,只需要在一米高的路旁設立指示燈,不必凌空照射路面,也能維護田間安全,一舉數得。
	公民新聞記者 吳玉茹 賴志慶 宜蘭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