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水源 建植生滯留槽示範區
記者吳佩芳/新店報導
台北水源特定區是國內第一個水質及水量保護區,範圍涵蓋新北市新店、烏來、石碇、坪林、雙溪等。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負責管理該區水源水質水量的安全,今年適逢水特局成立30周年,有一系列水源保育的宣導活動,展現護水成果及豐富生態,邀請民眾一同共襄盛舉。
今年水特局每個月都會辦一場相關講座或活動,水特局企畫部科員劉玉梅表示,為提升民眾愛護水資源、建立對環境友善的正確觀念,了解台北水源特定區劃設的目的,水特局舉辦各式活動,如攝影圖片募集、微電影徵選、生態解說、水達人訓練營等。
台北水源特定區是大台北主要供水區,因此,水質涵養成為相當重要的課題。劉玉梅指出,水特局實施「小而美」生態工法,設計一心二葉潛壩,打造多元性魚群棲地,同時也兼顧產業發展,和坪林當地茶農合作,於翡翠水庫上游集水區設置低衝擊開發設施──植生滯留槽示範區,進行排毒,目的是為了降低集水區上游農藥帶來的負荷,維護民眾用水安全。
同時,教育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水特局企畫部葉姓科員說,為避免農民不當使用化肥造成水源汙染及養成護水觀念,水特局為農民進行教育訓練,希望農民們可以減少農藥使用,加上現在有機觀念盛行,農民大多從善如流,在教育推廣上,成效頗佳。
劉玉梅提到,水特局預定於12月上旬舉辦「三十而麗」護水永續感恩座談會,除感謝各界30年來的守護與協助外,回顧水源特定區重要護水里程碑,傳達水源生態生生不息、水源保育永續傳承的意念。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