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的家 為老舊物品注入新生命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劉宛欣/桃園縣報導】木匠的家是一間咖啡館,也是公益二手店,透過回收再利用,支持弱勢族群生活與各個公益行動。藉由回收民眾家中淘汰的家具、物品,訓練弱勢朋友修復,支持他們走過生活困境,至今已修復數萬件家具,幫助七十餘人獲得重生的機會,更支持許多項的公益活動。

免費咖啡對抗撞球館

木匠的家由五個台灣人和一個美國牧師共同創立,起初由關懷協會理事長張正博、總幹事劉修榮等人,發現中壢地區在十幾年前撞球間忽然崛起,坊間開滿了大大小 小的撞球間,許多學生流連,讓原先身為教職員的張正博一行人在美國牧師傅曉彬的號召下自費出錢出力,打造了這家免費咖啡館,藉此來吸引學生到此聚會,不只 能喝免費咖啡,更有和外國人交流的學習機會。

免費的咖啡館成功的吸引了許多人的聚集,漸漸的木匠的家咖啡館成為了聚會場所。不少學生在閒暇時便會到這裡喝咖啡聊天,於是木匠的家便開始整理起咖啡館的整體環境,試圖讓咖啡館成為更舒適的聚會場所。

木匠的家接洽來自大陸的參訪團

 

從咖啡廳擴展至二手義賣店

起初,向周邊的親朋好友蒐集家中的二手物品、傢俱,用以佈置咖啡廳,沒想到捐贈的物品數量之多,意外的讓這家小小的咖啡廳有了另一個發展,將這些二手物資匯集整修之後,成立二手專賣店,而二手專賣店的收入也全數用於木匠的家的經營以及投入公益。

然而物品數量之多,光靠木匠之家的成員無法一一整理、修復,於是念頭一轉,想起了在社區裡有著許多的弱勢朋友,沒有工作機會,例如身心障礙、中高齡失業 等,便開始號召了許多需要工作的弱勢朋友,加入木匠的家,一起為這大量的二手物品進行修繕、保養的工作。木匠的家就此,成為許多弱勢朋友的另一個家。

五個地方房租 三十人薪水

理事長張正博提到,木匠的家除了最初創立的領導人外,還有負責各領域的基層員工,加上在二手店工作的弱勢朋友們約三十幾人。加上咖啡館、協會辦公室、修繕 工廠等等,一共有五個場地需要繳交租金。要支撐起這樣一個組織,光靠二手義賣店的收入是不足的,因此除了二手店的收入以外,也仰賴各界的捐款。有許多弱勢 家庭雖需要幫助,但很多時候因為法令以及程序上的問題,未完全符合政府的援助標準就無法領取補助,因此政府也無法全力協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理事長一行人則抱持著「政府不能做,他們來做」的精神,去照顧這些政府所無法觸及的弱勢角落,只要需要幫助,木匠的家都願意包容、給予機會。此外人手短缺 也是其中一樣運作上的問題,為了彌補這樣的人力問題又沒有多餘的經費,於是號召地方上或者是來自台灣各地的青年志工,甚至有來自國外的志工,一同來到這裡 進行服務,一方面能為二手物品修繕盡一份力,也能透過這樣難得的機會和外國朋友進行文化交流。

來自國外的青年志工,幫忙修復民眾捐贈的二手傢俱

 

走出亞斯伯格症陰影 接觸人群

提到在木匠的家工作的弱勢朋友,總幹事劉修榮說,很多朋友來到這裡,不論是透過和志工的對談或者是投入在這裡獲得的工作之後,因為工作而獲得成就感,改變了對生命的態度,不再只是怨天尤人,而是擺脫過去的陰影,找到新的人生目標。

而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便是患有亞斯柏格症的范雲耀,一開始來到協會就連溝通都有困難,但協會的每個人都願意用愛包容,使他漸漸的產生信心,不只和人能有正 常互動,許多人不認識他的人都說范雲耀看起來根本不像有自閉症障礙。他嘗試了許多工作,最後則是在修繕、保養物品方面找到了他的位置。

人修習 物修惜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從最初的小小咖啡廳,發展到了現在的規模,全出自於幫助社會的關懷心。而這樣的理念,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不單是地方上的親朋好友願意捐贈物資,也有許多來自外地的社會團體提供木匠的家更多的資源。

二手物到了這裡經過巧手,變成了可再利用、甚至超越原本價值的的物品,這修繕物品的工作不只讓弱勢朋友獲得重生的機會,也讓許多年輕學子到此服務學習,和 外國青年志工進行交流,經歷更多的人生體驗。木匠的家不只修繕了老舊物品給予新價值,更修復了這些弱勢族群的心,使他們擁有一技之長,找到人生意義。

延伸閱讀:

木匠的家資源回收站(二手物 單車 電器 傢俱 百貨用品)捐贈+消費=支持弱勢就業

木匠的家社區咖啡館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5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7則報導
2,272則影音
70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319
推:
0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2,437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492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547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288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3,013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312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892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262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015
推:
0
回應:
0

木匠的家 為老舊物品注入新生命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