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性發展 幫視障者尋找新出路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呂佳燊、李明翰/台北市報導】閉上眼,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身處在一個黑暗的世界,那在生活上會有多大的不便和不安全感。楊聖弘曾因為看不見對生活感到憂心,後來進入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用自己的經歷去輔導更多視障者,找到自信和生命的價值,透過每個人的長才來量身訂做職業的訓練,讓視障者除了按摩,也可以活出不一樣而光明的人生。

致力推廣盲用電腦

位在台北市雙城街的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是一個為視障者輔導的機構,秘書長楊聖弘是一位全盲的視障者,在協會工作十四年的時間裡,幫助很多和他一樣的視障者走出因為看不見而心中產生的自卑,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故事要回到楊聖弘的求學時期,那時候的台灣對於盲人的輔具資源少之又少,昂貴進口的盲用電腦,由於數量稀少與全英文操作介面,導致懂得使用的盲生人數相當有限。當時就讀淡江大學的楊聖弘深刻體會到盲用資源不足的問題,畢業後與淡江大學的教師及相關技術人員一同研發本土化的盲用電腦。一九九五年第一台國產中文化的盲用電腦問世。楊聖弘致力推廣盲用電腦,希望讓更多視障者能無障礙地向外界溝通。

盲用電腦的教學上,學生年齡層從幼稚園到老年人都有,楊聖弘認為「用每個人的語言,訴說他們懂的事」,讓每個學員能有興趣學習,對年紀小的視障者教導時,用故事的方式吸引小孩的注意,例如鍵盤上的Enter是一個被偷吃一口的餅乾;而對年長者為了增加親切感,會用一些國台語的諧音幫助學員記住,Enter鍵的諧音是英俊。
 

盲用電腦的字體放大功能幫助視障者閱讀

因材施教幫助盲人有不同可能

一般輔導視障者的機構都是提供學習按摩的方式讓視障者能藉此為生,生存在這社會上,但協會是針對每個人不同的才能和興趣來協助職涯發展。楊聖弘十多年來輔導的盲人就業過程中,看到每個人本身的能力和發展都不同,所以都去學按摩來賺錢是不合適的,而必須看當事人想從事的工作類型而去輔導,楊聖弘說:「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會做得長久」。協會會找出最適合的輔具,並依個別化的需求,提供「獨立生活與就業」所需的訓練課程,讓視障者能獨立自主,以一技之長走入社會。

楊聖弘表示很多職業是很難想到視障者也能從事的,但他們付出比一般人還大的努力,克服視覺的障礙,活出自己的生命。協會每年約輔導二十位視障者就業,其中只有一至兩位是從事按摩業,從此可知視障者的職業是很多元的發展。先天弱視的林佳箴用觸覺調出鮮果茶,做過許多工作,最後選擇開了家飲料店,這是她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創業的過程中對一般人而言就是很大的挑戰,對林佳箴的飲料店從找店到營業所遇到無法用視覺的困難,如設計店面、調飲料、送貨等,看起來幾乎不可能會達到的事,但林佳箴不服輸的精神,就是「勇氣」支持她的。在鬧區光復南路上的飲料店「甜裡開始」,是林佳箴可以獨立生存,不用倚賴別人照顧的最好證明。

結合資訊時代研發盲用科技

「想推廣的事太多,可是資金不足」楊聖弘表示,這是協會成立至今十六年以來一直遇到的困難,和資方來回協調和讓步是常會遇到的事。推展盲用電腦的教學使用,和輔導視障者就業,,都是「希望能幫助更多在台灣的視障者,重建他們對自己的信心和肯定自己存在價值」。他也體會到現代的社會是科技的時代,網路使用的頻率、智慧手機的使用率、APP下載數都不斷上升,所以視障者當然也要跟上資訊化的社會,自立自強的獨立生存,據統計目前台灣視障者使用電腦的人數約五千人,而智慧型手機擁有數約是一千人。楊聖弘表示除了盲用電腦的持續教學外,未來協會努力的方向是開發盲用的APP,讓視障者使用智慧手機的使用率提高,與社會不脫節。

對於一般人在路上可以提供對視障者的協助,楊聖弘表示可以詢問視障人是否需要帶路,如果視障者謝絕,就讓他們獨立自主;在帶路的過程中,應讓視障者的手搭在一般人的肩上或輕扶一般人的手臂,路程上避免問視障者「為什麼你要一個人出來?」、「你的家人怎麼不陪你?」、「你一定很辛苦吧」等問題,因為視障者也有獨立生存的權利,和行動上的自由,為了怕危險就把視障者關在家是不對的想法。現今台灣社會對盲人的友善程度比起過去是有提升的,但楊聖弘表示還有進步的空間。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教育部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視障者職業重建服務中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7則報導
2,272則影音
70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575
推:
0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2,509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764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569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297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3,130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347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907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284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031
推:
0
回應:
0

適性發展 幫視障者尋找新出路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