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4臺北市水環境巡守隊分區交流會 成美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場

2014/05/18 14:17
2,975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2014臺北市水環境巡守隊分區交流會  成美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場

http://youtu.be/TS8QRGVBAgc

照片
照片

成美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場

為加速本市基隆河及淡水河水質改善,在兩條河川本流運用雨水下水道末端截取市區排水透過堤外河川高灘地有限空間興建礫間接觸曝氣氧化處理設施,基隆河目前已興建完成南湖及成美兩座礫間接觸曝氣氧化處理設施,

淡水河本流目前已興建完成貴陽礫間接觸曝氣氧化處理設施,刻正辦理忠孝礫間接觸曝氣氧化處理設施興建。處理設施:採地下化建置,主要以天然礫石為淨化材料,進入處理設施內的污水經過吸附分解後,變成純淨看不出任何雜質的水質,再流入淡水河。「

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工法」是引進日本已使用多年的工法,除藉由生物膜吸附分解有機污染物外,礫石堆疊後產生的孔隙則是另一個除污機制,污水中懸浮固體物在流經礫石間孔隙時經過濾後,由濁水轉為澄清,是一種師法自然的淨化作用,處理流程主要設施包含了取水堰、沉砂池、揚水井、污泥貯存槽,

處理槽內也佈有密集的曝氣管,對難以處理的阿摩尼亞臭味改善助益頗大,污水淨化設施採地下化,上部仍可提供市民運動健身,參觀民眾亦可進入設於場區中央的地下觀察廊,近距離瞭解污水流經礫石淨化過程達環境教育的功能。

照片
照片

台北市政府繼2007完成「南湖礫間接觸曝氣氧化水質淨化示範場」後,在南湖大橋下游約三公里的成美橋下,設置第二座現地污水處理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場,「成美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場」,並於2008年5月啟用,和南湖礫間淨化場一樣,成美礫間淨化場原本也是基隆河畔河濱公園的用地,再往下游幾百公尺,就是連接饒河夜市、新民里,新興的夜拍景點彩虹橋。成美礫間淨化場的對岸就是玉成抽水站。

是「前處理區」,污水在此進行攔污及初沉,去除垃圾及大型固體物的污水再由幫浦抽送至進水渠道

成美礫間淨化處理:

臺北市政府繼95年完成「南湖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場」後,並在行政院環保署補助下,持續於基隆河成美橋畔設置第二座現地污水處理設施-「成美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場」,該場運轉後每日可處理9,000公噸的污水,預期對生化需氧量的去除率可達85%,懸浮固體量及氨氮的去除率高達90%,如以每人每日排放生化需氧量40公克計算,「成美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場」可削減約14,000人的污染量,確實發揮淨化處理效能。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