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財團量身訂做的廣慈開發都市計畫 有沒有可能回歸社福的基本面?

文字-A A +A

廣慈博愛院開發案,經由一輪的BOT圖利財團爭議後默默結案,現在台北市政府又開始要將開發案切割成商業區和其他兩區塊,逃避環評,也讓抗議群眾疲於奔命。此一商業區的切割方式,使得財團不需要和社福機構異業結合,不需要被社福的包袱綑綁住(當初就是得標廠商要甩掉社福的參與,使的社福機構到市議會陳情,才爆出來財團的鴨子划水的如意算盤。現在台北市政府準備切割社會福利機構的經營,最有可能是公辦民營的方式處理,因為台北市政府幾乎所有實際的運作,都委外辦理。看到新加坡的傳神居家照顧協會,在社區居民的組織團結下,使老人家可以繼續留在社區內,不必被送走到離開熟悉的環境,真是有人情味的政策。希望台北市政府能看到這樣的趨勢,讓此開發案,能循著這樣的思維去建設。而切割商業區,很有可能成為美河市第二,大大的便宜了財團。奇怪為何公務員為何要賤押國土,讓財團有巨大的圖利?不懂?就像是廣慈博愛院的都市計畫,竟然開了一條全台灣最短的香榭大道,使得商業區有機會蓋到33層的全台北市最高的旅社?而原來廢掉的巷道才8米而已,這都市計畫為財團量身訂做的的痕跡,不是太明顯了嗎?

美河市弊案懶人包

http://www.chinatimes.com/search/result.htm?q=%E7%BE%8E%E6%B2%B3%E5%B8%82%E5%BC%8A%E6%A1%88#gsc.tab=0&gsc.q=%E7%BE%8E%E6%B2%B3%E5%B8%82%E5%BC%8A%E6%A1%88&gsc.page=1

星國用社區力量 鄰居即照護者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2150134-1.aspx

2014/02/15 13:44:50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新加坡特稿)如果把行動不便或失智症的老人送到老人院,可能會切斷他們與社區的連結,但透過「鄰里互助計畫」,由鄰居有償看護身邊的弱勢老人,可讓老人家在熟悉的組屋區內生活。

「大家早上看過報紙了嗎?來,我們看一下今天新聞有什麼。」這裡是新加坡西部武吉巴督區的傳神居家照顧協會,一大早,一群70、80歲的老人家,坐在組屋底層的庭院,圍著志工,聽志工交錯的華語和英語,用生活化的方式將報紙新聞念出來。

除了閱讀新聞,附近的老人家們一早就會過來做早操,量血壓,和認識的朋友們聊聊天,展開一天的生活。最特別的是,許多志工本身也是銀髮族,服務別人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的生活找樂趣。

長者服務長者 幫別人也幫自己

今年已經78歲的楊亞有,看起來精神抖擻,在傳神服務超過10年,從家裡出發到傳神要轉兩趟車,但楊亞有10多年來不曾間斷,因為來這裡「很開心、很高興」。

傳神的志工蕭麗君也服務超過10年,她說,這種「老老互介」的方式,可以讓老人覺得自己並不孤單,不覺得自己老了就沒用,反而在幫助別人的過程裡,也幫助了自己,「在別人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

蕭麗君說,曾經有個案是一個腿部被鋸掉的老先生,在早期新加坡組屋還沒有翻新的年代,志工必須每天陪同老先生從樓上下樓,因為沒有義肢,必須天天用屁股著地下樓,再到醫院看診。老先生裝了義肢之後,每天從花半小時從家裡走到傳神,成為了傳神的義工,直到去世為止。

組屋內設據點 公益組織協助政府做社福

根據新加坡政府2013年9月公布的「2013人口趨勢」報告,新加坡的老年人口逐漸增加,超過65歲的人口比率從2000年的7.2%,增加到2013年的10.5%,年齡中位數也從2000年的34歲,增加到2013年的38.9歲。新加坡總人口約為540萬。

2012年時,平均6.7個20歲到64歲的工作人口要扶養一個65歲以上的老人,現在則是6.4個工作人口養一個老人。

新加坡社會逐漸邁向老齡化,像傳神這樣專門服務老人的組織,在全新加坡約有8個,位居組屋區內,稱為鄰里中心(Neighbourhood Link)。

新加坡由於特殊的住房政策,8成以上的居民住在組屋區內,因此鄰里中心就以社區為單位,位置多半在組屋的1樓,讓附近的老人可以就近享受鄰里中心的服務,是政府社會服務之外的延伸。

傳神的主管陳秀卿說,他們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住在社區附近的老人,不管經濟狀況或家庭狀況都可以到鄰里中心享受服務與設施,志工還有定期訪視,如果發現需要幫助的個案,再通報給政府單位,有時地方的基層領袖也會轉介個案給傳神協會。

根據新加坡政府統計,新加坡的獨居老人從2000年的1萬5000人,增加到2010年的2萬8000人。

因此,新加坡政府還另外蓋了專門給經濟弱勢老人住的組屋,叫做租賃組屋(Rental Block),這些老人只要付極低的租金,就可以住在租賃組屋內,而住在租賃組屋內的老人多半是獨居老人,或是不與小孩同住的夫妻檔。

善用社區力量 受訓鄰居可有償看護

在這些租賃組屋的樓下,政府設有樂齡活動中心(Senior Activity Centre),提供各式娛樂和服務,鼓勵住在租賃組屋內的居民多和社會互動;特別的是,一旦樓上的組屋內有人按鈴,樂齡活動中心就會收到警報,工作人員可以隨時上樓查看住戶狀況。

從社區為思考概念的計畫,還有新加坡政府2013年8月新推出的鄰里互助計畫(Caring Assistance from Neighbours),由鄰居有償看護住在附近的弱勢老人,讓老人家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組屋區內生活。

每個參與計畫的人必須接受一定時數的專業訓練,之後必須定期上門慰問老人,例如叮嚀他們吃藥,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每服務滿40個小時,可以獲得200新幣(約新台幣4760元)的補貼,如果另外提供醫療服務,可以另外獲得80元補助。

目前這項計畫已在新加坡5個樂齡活動中心實施,共41個志工看顧237名弱勢老人,新加坡政府預計在2014年底前再推廣到另外5個樂齡活動中心。

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部長陳振聲就說,如果把行動不便的老人或失智症老人送到老人院,可能會切斷他們與社區的連結,這個計畫不但可以讓老人家不必遠離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也能讓參與服務的人因此有了使命感,生活更加充實。(詳細報導內容請見「全球中央」雜誌2014年1月號)1030215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為財團量身訂做的廣慈開發都市計畫 有沒有可能回歸社福的基本面?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81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81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