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出走 傳統3K產業人才荒
【中正E報黃勝淋、邱灝唐/雲林報導】
根據統計,嘉義縣擁有全國最多的老年人口,雲林縣排名第二,年輕勞動力明顯不足,又因為雲嘉地區的工業環境大多屬於辛苦、危險、骯髒的3K產業,因此年輕勞動力外流的問題相當嚴重。
【中正E報黃勝淋、邱灝唐/雲林報導】
根據統計,嘉義縣擁有全國最多的老年人口,雲林縣排名第二,年輕勞動力明顯不足,又因為雲嘉地區的工業環境大多屬於辛苦、危險、骯髒的3K產業,因此年輕勞動力外流的問題相當嚴重。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這一則報導很棒。
有碰觸到「技職教育」、「勞動人力供需」與「外勞」幾個大問題。
在3K行業(在以前,3K行業是指營建業;機械業都還屬於相對舒適)中,並沒有「22K」的問題;只有「缺人」的問題。外勞正在此種情形之下填補空缺。
當我們呼應了長輩、同儕或自己的期望,擁有了大學以上的學歷之後,似乎突然就產生了矜持,不再能捲起衣袖,做配水電、釘模板、綁鋼筋、焊接、車床的工作。
而媒體似乎也把「學歷」和「職務、職缺」賦予固定的關連,讓爭取「工人」職位的「博士」掙扎在強大的聚光燈下,被透視,被當作頭條新聞。
當千辛萬苦找到辦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或「科技冷氣廠房」的工作時,卻忽然發現薪水在22K上下掙扎、或為派遣職缺、或擔憂「韓流」讓我們放無薪假,甚至「非自願性離職」。
但是,機械工業或基礎行業,雖有相對薪高而穩定的工作,卻如大旱望雲霓一般,無法找到年輕人。
這是現在就業市場的失衡寫照。
似乎,儘早反向操作者,較能獲得較大的優勢。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