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藝遊十八周年聯展 中正紀念堂登場

文字-A A +A

(記者鄭松維∕台北報導)台北市大都會油畫家協會於5月10日至21日,假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國立中正紀念堂三樓3展廳舉辦「都會藝遊十八周年聯展」,展出作品的內容有風景、人物、創作及靜物等,畫風包含具象、印象及抽象;會員們以內心感情抒發及景物的如實描繪,以畫筆卓然呈現多元藝術新風貌,5月12日下午2點進行開幕儀式,歡迎各界愛好藝文人士蒞臨參觀。

陳建隆作品《芳苑海牛》(圖片提供∕台北市大都會油畫家協會)

創會理事長兼指導老師林弘毅說,協會於民國95年登記成立,經18年來積極發展,已累積有一百多位來自各界菁英之會員,諸如醫生、藥劑師、企業家、公教人員、家管、美研所學生及專業畫家等志趣相投喜愛繪畫人士。協會每年都舉辦多次大型展覽,迄今已於台北市藝文推廣處舉辦會員聯展計有13次,並陸續於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台大醫院文藝走廊、國立台灣圖書館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中心等處舉辦數次會員聯展或個展,期望每年能將會員們多元精彩的創作風貌展現給社會大眾。

李玉敏作品《田園村舍》(圖片提供∕台北市大都會油畫家協會)

林弘毅表示,多年來,不論風寒酷暑、上山下海,會員們寫生或沉醉於畫室努力不懈創作,藉著繪畫心靈交流更豐富生命自然色彩。協會亦曾號召會員齊心捐贈畫作,供台灣世界展望會為「88風災」賑災義賣之用,以盡畫家之社會責任。展覽目的希望參與油畫美術教育以促進藝文活動,提升都會藝文水準並美化都會環境以淨化社會人心,期盼藉此機會與大眾分享都會生活之藝術美學。

陳世雄作品《赴會前的仕女》(圖片提供∕台北市大都會油畫家協會)

藝評家羅二松說,「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大都會油畫家協會自2006年4月7日在台北市社教館(更名藝文推廣處)二樓第二展覽室首展以來,每年固定擇選場地舉辦會員聯展,18年來的堅持始終如一,實屬不易;會員們可停止將自己視為業餘玩票的藝術家,而開始視為專業藝術家,雖然作品仍不易為商業畫廊所接受,但退而求其次,持續規劃展覽並創建賓客名單,依舊大有可為。

羅二松指出,很多藝術創作者總是提出一個問題,如何成為專業畫家?到底要畫多少幅畫?回覆的答案是「畫畫是志業而非職業,作品當然要多到數不清」。因為如果還沒有完成數百幅繪畫,怎麼可能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如何名正言順地發展出一種風格?雖然畫廊界的負責人都理解並期望藝術家會成長,但在商言商,老闆總是優先掌握作品中具有一定程度成熟度和一致性的藝術家。

白佳臻作品《湖畔晨曦》(圖片提供∕台北市大都會油畫家協會)

羅二松強調,大都會油畫家協會每年舉辦聯展作品數量並沒有固定的數字,因為它可能會根據創作者的目標、資源和作品的題材而有所不同,一些會員可能會選擇參加其他友好畫會的展覽,以獲得曝光度並與潛在買家建立聯繫,而有些人可能會專注於為有限的展覽製作少量的高品質作品,最終,展覽的參加頻率應該與個人的藝術視野和志向軌跡一致。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2.07.08

鄭松維

加入時間: 2022.07.08
83則報導
1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李敖捐助珍藏中國美術精品 極富慈善拍賣意義

2024-05-28
瀏覽:
1,701
推:
0
回應:
0

藝術不能當作職業?

2024-05-25
瀏覽:
2,909
推:
90
回應:
0

大眾媒體對藝文展演活動的影響力

2024-05-10
瀏覽:
2,001
推:
0
回應:
0

新北三峽區前里長伯李坊良的彩繪砧板藝術

2024-04-11
瀏覽:
3,961
推:
37
回應:
0

中央美術學院第一畫室 天價油畫的搖籃

2024-03-27
瀏覽:
2,849
推:
1
回應:
0

淡水頂田寮有機農場 元宵節免費吃湯圓

2024-02-25
瀏覽:
4,326
推:
68
回應:
0

2024年第34屆香港書展台北展前磋商

2024-02-23
瀏覽:
3,629
推:
0
回應:
0

當火車站變成藝術展場 雄獅旅遊實現夢想

2024-02-22
瀏覽:
6,002
推:
46
回應:
0

板橋慈惠宮新春舉辦躦轎腳領發財金

2024-02-15
瀏覽:
3,957
推:
0
回應:
0

都會藝遊十八周年聯展 中正紀念堂登場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421篇報導,共12,85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421篇報導

12,85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