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麻產車站重生:地方的溫柔練習
鹿麻產車站重生:地方的溫柔練習
OS1
這裡,是嘉義竹崎鄉鹿滿村的鹿麻產車站。一座曾被公路發展遺忘的林鐵小站。
沉寂多年的車站,如今在地方與公部門的協力下重新啟動,成為地方再生的新據點。
BITE1.嘉義縣鹿滿社區發展協會 林乙均理事長:
一句話來形容鹿麻產車站... 我覺得是回憶跟陪伴。它就默默的陪伴了我們那麼多年,也是我們那麼多年來的一種回憶。
BITE2.地方耆老 彭澄宏:
小時候都在這裡玩的所在
BITE3.地方耆老 洪敦博:
叫火車 靠火車在報時間
(以前都沒手錶)
BITE4.嘉義縣鹿滿社區發展協會 蔡亞璇執行長:
鹿麻產車站
其實我覺得它比較像是地方跟公部門
一個很棒的一個連接點
所以它會是這個地方的
另外一個新生地
OS2.
把握林鐵有意復刻第一代車站並讓人承租管理的契機,理事長積極爭取
BITE5.嘉義縣鹿滿社區發展協會 林乙均理事長:
111年他們重新要復刻第一代的
車站
我就馬上去聯絡林鐵
他們也有意願
承租給人家去做維護管理
就積極的把它承租下來
第一不要讓小時候的回憶又成為蚊子館
第二也可以把社區的能見度然後也可以拉高
OS3.
作為阿里山林鐵中唯一與在地合作的車站,鹿滿社區發展協會有他們的獨特看法:
BITE6.嘉義縣鹿滿社區發展協會 蔡亞璇執行長:
我們不想要把它變成觀光景點
我們也不想把它變成太商業化的景點
其實希望説他來到這個地方很像回到一個小農村的一個型態
OS4.
他們用獨有的方式傳遞溫情
BITE7.嘉義縣鹿滿社區發展協會 蔡亞璇執行長:
現在的波吉站長
是相對於大家看了會比較開心的
這裡的工作夥伴
每台火車過去
都會去跟人家揮手
所以其實很多遊客來
會因為他上次搭火車的時候
看到我們揮手
所以他下次會特地再來一次
OS5.
儘管營運初期艱辛,但他們將鹿滿村的菸草文化轉化為教育傳承,發展在地 DIY 課程與小旅行。
BITE8.嘉義縣鹿滿社區發展協會 林乙均理事長:
7月剛好遇到丹娜斯颱風
整個車站
都被重創
其實這邊還蠻嚴重的
BITE9.嘉義縣鹿滿社區發展協會 蔡亞璇執行長:
我們可能連租金都不夠
我們現在賺的大概就是
可以付一下水電
鹿滿唯一最特別的產業叫菸葉
我們是把它變成
地方的一個文化傳承的概念
我們把菸文化這件事
打到國小裡面去當校訂課程
所以國小每個小孩都要種菸
所以他要體驗所有種菸的那個過程
營收比較好的反而是小旅行
跟DIY手作的部分
所以它會變成
是一個我們比較實質上的
經濟收入
OS6.
鹿麻產車站現在是鹿滿人引以為傲的新生地
BITE10.嘉義縣鹿滿社區發展協會 蔡亞璇執行長:
與地方跟林鐵的關係
就是像我之前講的
好像有一個結界
或是說地方跟這個車站的關係
我覺得它已經打破那個結界
它現在變成是一個地方人
會引以為傲的地方
我覺得他們會覺得
住在鹿滿真好
OS7.
鹿麻產車站的重生,不僅是鐵道文化的延續,更是公部門支持下,地方社團實現永續發展與農村再生的溫暖典範。
台北市文山社大公民新聞社
公民記者ZOOCITY/陳宜玲
嘉義鹿滿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