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藝穗節「樹仔腳同樂會」育教於樂~朴子藝術公園大集合!
嘉義縣藝文報導/記者林慧茹
(「縣道168藝穗節」集結60展攤,展現嘉義18鄉鎮文化能量~取名樹下同樂會貼近人心。記者林慧茹攝)
初冬天氣涼爽,惠風和暢,2025「藝穗節」今(15)日在嘉義168縣道上的朴子藝術公園登場,這次匯集縣內長期深耕的社區營造組織、地方文化館、傑出演藝團隊、百大文化基地、文化志工團隊、文創品牌、台語家庭推廣組織及「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等單位參與,因為鄰近梅嶺美術館,館內也籌辦「童樂會」等於是一次文化大集合!
本屆以「樹仔腳同樂會」為主題,非常貼近人心,早期的台灣文化即是大樹下聊天口耳相傳,透過活動的舉辦,讓民眾在整修過後的朴子藝術公園樹蔭下交流、聊天回憶過往,諸多有趣的活動設計,也讓親子同樂。主辦方設計~通過闖關、對話、交談,實際參與可以了解嘉義縣內各社區的地方文化特色;另外,梅嶺美術館 館內也有適合親子的藝術創作活動~包含〔尋找你的庭園一隅〕〔明信片集章〕〔迷你更衣室〕〔藝術童樂會〕,育教於樂趣味無窮!
縣長翁章梁也親臨到場與民眾互動,一同歡度週末時光。
(右-翁章梁縣長與得獎民眾合影。記者林慧茹翻攝)
為提升活動參與度,主辦方更規劃抽獎活動,只要到服務台領取闖關卡,蓋滿印章,就有機會抽獎,同時推出60份「嘉義味大禮包」,並在中午及下午抽出2台iPhone 17,翁章梁在中午抽出首位手機得主,現場反應熱烈。
(嘉義縣培育台語家庭計畫推廣,讓下一代知道是母語也有許多有趣的典故。記者林慧茹翻攝)
攤位中例如:嘉義縣培育台語家庭計畫推廣,讓下一代知道是母語也有許多有趣的典故。
義竹社區發展協會推廣在地玉米,整個運用,連玉米外皮曬乾後製也可以變成手作紙張,以書法書寫,別有一番特別的古典風情。
水上鄉崎仔頭文化藝術協會的各式各樣植物、種子手作,可以作為吊飾也可以當手串或是手搖鈴,植物種子的運用實在美觀又別緻。
(雯翔舞團創辦人-郭玉雯(第四屆文化獎得主)參與活動,雯翔舞團演出「舞弄田園嘉鄉」,呈現嘉義地方故事。記者林慧茹攝)
舞台節目由正明龍歌劇團演出「身入梨園之打貓仙說牛郎」、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帶來「諸羅傳奇—媽祖傳奇」,雯翔舞團演出「舞弄田園嘉鄉」,呈現嘉義地方故事。崙禾美地創生協會展演武獅獅陣,大埔鄉和平社區發展協會則以小提琴演出「大埔琴深」,展現文化多元風貌。
(左-美術館藝術童樂會活動帶領人黃椿昇老師與共好協會理事長姜鈞翔。記者林慧茹攝)
美術館內親子手作,是由黃椿昇老師帶領一群年輕有活力的學生,共創創意繪畫於即將整修的牆面上,滿足喜歡塗鴉的參與者。
嘉義縣共好生活協會姜鈞翔理事長表示,藝穗節是很棒的文化活動,清木屋是朴子在地的老建築,有許多人的回憶。現在也靠著參與市集、與鄉親交流,把朴子的醫療史、老屋故事、生活記憶,靜靜傳出去。文化,就是這樣被人看懂、被人記住。
(朴子清木屋せいもくや多年以共好生活協會名義申請地方文化館,訴說動人的朴子醫療故事。記者林慧茹攝)
因為天氣涼爽,氣溫適宜,朴子藝術公園「樹仔腳同樂會」市集氣氛實在太悠閒,許多民眾參與DIY活動,而梅嶺美術館即將進行裝修,館方自九月份展出後,也開放館內牆面供民眾自由創作,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在牆上繪畫,是巧思也是物盡其用。
(年輕一輩創作者於美術館內塗鴉創作。記者林慧茹攝)
縣長翁章梁表示,文化觀光局長期輔導在地文化組織,透過2025縣道168「藝穗節」讓各單位展現一年來的成果,也可以讓民眾用輕鬆方式感受18鄉鎮市的文化特色,一舉數得。串連嘉義縣18鄉鎮市,集結12所地方文化館、6處百大文化基地、6組傑出演藝團隊及29個社區共60個展攤,提供展演、手作、在地農特產展售及DIY體驗活動於下午四點圓滿結束。
從展攤到舞台演出都能看見每個社區的地方創意與活力,這些文化能量是嘉義縣最重要的生命力,期望未來這樣的活動可以多多舉辦,因為在這樣3C充斥的時代,民眾們走出來交流,是健康社交,也期待能成為最重要的文化日常!
**
記者林慧茹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