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5大三鶯走路節 海山抗日古道行

2025/11/12 05:49
294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今年是第13年舉辦「大三鶯走路節」流域走讀,路線以1895年海山抗日為主題,沿著當年日軍從三角湧老街南下大嵙崁的古道,以徒步方式從三峽祖師廟出發,沿著中埔溪及上游福德坑溪的抗日古道前行,直達分水崙古戰場,再走到大溪龍山寺。

照片
照片

       永續三峽環境文化工作室主持人林炯任說: 今年我們大三鶯走路節就是結合那個1895年的這個海山抗日的這個大主題,走的是從以前的那個抗日古道,從三峽祖師廟一路走弘道里這邊進來,那這是以前日軍他們要前往大嵙崁路上的一條古道,那這條古道就是因爲當時候海山地區的民衆,組織的這個義民營,在這個地方包圍日軍894個阿兵哥,在陸軍這邊被圍困了3天3夜,最後呢就是脫困而出。那最主要我們希望藉由這樣的一個活動,讓大家能夠再瞭解到過去的這一段史實,認識到我們過去的那個義民的先人,他們先人先烈們,他們這麼用心的希望能夠守護家園,來保護地方上,所以發動這樣一個一個戰役啦。

照片
照片

       三峽區區長施玉祥說: 走路節我們這個,我們北大海山學中心跟地方很多這個文史工作者很熱心,已經辦了好幾年了,那今年走這段路也非常有意義,我們從這個三峽走到桃園,因爲這段是當中有抗日歷史的意義在,今天這個很適合走路爬山之外呢,也可以緬懷當初的歷史,當初先民在我們這個地方胼手胝足,除了是保衛鄉土之外呢,一草一木都是我們所有鄉民大家一起努力維護下來的。好像我們走這一段呢,我們也可以緬懷歷史,知道我們先民當初怎麼開發這個三峽桃園這個地方。

       台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主任洪健榮說: 我們之前的話,主要就是跟河流,然後去陳述河流的自然與人文的這個生態,那今年度剛好適逢乙未抗日130週年,所以我們就把我們的走讀活動,跟這一次的重大歷史事件把它結合起來,也就是從學校連結整個社區的一個歷史事件,然後把它融入到我們這一次的走路節的環節,那我們在這個走路節環節呢,我們也特別強調,就是從走讀的過程中,去了解這個事件本身的歷史意義,還有跟地方所帶來的後續影響,因爲它對於三峽在20世紀以後的一個發展,其實影響是蠻大的,包括三峽區農會的成立等等,所以我們就希望說能夠透過身體力行的方式,讓大家能夠深入走入到歷史的現場,去了解這個事件對地方所帶來的重大歷史意義,同時也可以有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和心靈的知識饗宴。

照片
照片

       解説員 林三德説: 從那個過完年後,也就差不多在元月的時候,就開始在籌備這一條的路線,然後也找了當地就儘量去訪問能訪問到的耆老,或者是大溪這邊的一些在地的人。也讓這個故事或者是這樣的一個開墾,實際上能夠讓大家知道說在100多年前,實際上他們是真的非常辛苦,那當時他們的那個前輩,這些先人進來這邊帶着武力隘勇,都還是受到非常大的這樣的傷害,我們可以想像的就那個辛苦的程度,那當然這裡面又包含到大溪。所以我們也配合這次永福里這邊有一個苦茶油節,然後來配合這一次的活動,希望能夠把地方的這樣子的一個產業,也能夠連結在一起,讓這次的活動走讀又多了一點點,把地方的這樣子的產業,或是這邊的人文,也一起通通都介紹給我們這次來走讀的這些的民衆。

照片
照片

       透過「大三鶯走路節」流域走讀,讓大家不僅親身感受先民守護家園的勇氣,也重新認識這段影響三峽與大溪發展的重要歷史,同時喚起大眾對流域環境保護的關懷與行動。

照片

       公民記者 小柚子/葉淑蓮 三峽大溪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8:52
▶︎ 07:31
▶︎ 09:50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