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破除撞球偏見!教練指出:這是講求專注與邏輯的專業運動

2025/11/26 23:09
2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華岡融媒體記者/黃瑛報導

 長久以來,撞球在台灣常被貼上「壞小孩玩的娛樂活動」標籤。然而,隨著比賽制度與環境的改善,撞球早已成為講求專注力與邏輯思考的專業運動,撞球教練吳俊嶢指出:「撞球其實是英國上流社會的紳士運動,當時必須穿著西裝才能入場,會被誤解是因為後來美式撞球風格傳入台灣,文化風氣不同所造成的錯誤印象。」

照片

▲撞球館早已不是充滿煙霧吵雜的場所,已成為乾淨明亮的環境。攝|黃瑛 

 而現今的撞球館已與早期「煙霧繚繞」的形象不同,吳俊嶢表示,多數球館已全面禁菸,場地乾淨明亮,也有許多比賽透過直播讓更多人看見撞球的專業面。「現在的風氣穩定很多,甚至可以看到一些陽光形象的撞球館。」他補充,撞球雖然門檻低,人人都能上手,但要成為職業選手並不容易,除了要手眼協調,更需要訓練肌耐力與心肺能力,常常只要一個小失誤就會影響整場比賽。

 除了技術層面,撞球更是一場心理戰,吳俊嶢指出,選手必須同時維持身體的亢奮與心理層面的平靜,因此情緒管理非常重要。「撞球需要高EQ與專注力,我認為運動心理學應該要介入訓練。」他提到,今年有一名選手在比賽後猝逝,因為選手比賽中在高度專注狀態下,常意識不到身體上的疼痛。

照片

▲每顆球都象徵專注,一次失誤都會影響結果。攝|黃瑛

 談到台灣撞球的現況,他表示,隨著國際比賽與直播曝光增加,社會的觀感逐漸變高,「現在每個月都有國際賽,獎金也提高了,校隊制度也逐漸建立起來。」他認為,目前撞球最大的挑戰是訓練科學化不足,我們需要更多科學化的紀錄工具與訓練設備,才能提升選手水準。

 吳俊嶢最後強調,若未來法令能讓所有球館全面禁菸、提升環境品質,撞球的形象將能翻轉,「今非昔比,撞球早已不是壞小孩的遊戲,而是一項能訓練身心、培養專注的運動,希望大眾能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