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間的淬鍊:石天月 Livekws Azangiljan 的為民服務之路
山海間的淬鍊
石天月 Livekws Azangiljan 的為民服務之路

從部落幼苗到鄉代領航 跨越城鄉的生命服務光譜
丹林部落的幼苗與糖廠的腳印:童年奠基的流動視野
【屏東/來義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石天月 Livekws Azangiljan 女士,這位深深扎根於屏東縣來義鄉、同時又擁有跨越城鄉視野的女性領袖,其勵志故事始於民國 58 年 10 月 13 日。她出生在來義鄉丹林村的 Calasiv 部落,一個充滿排灣族傳統文化與山林氣息的土地。然而,與許多在部落中成長的孩子不同,天月女士的童年很早就經歷了「遷徙」與「流動」。
她的父母因在屏東糖廠就業的緣故,為了生計與工作穩定,石天月女士在完成丹林分班幼兒園的學程後,便隨同父母親離開原鄉,暫別了 Calasiv 部落的傳統生活。這段從純樸山林到糖廠周邊的城市生活轉變,為她日後的生命奠定了獨特的基石——既有部落的堅韌與情感連結,也提早獲得了現代社會的視野與歷練。她隨後在屏東市建國國小完成了國小學業,繼而在客家庄萬巒國中完成了初中學程。這段從原鄉到城市、再到平地鄉鎮的求學經歷,讓她得以接觸到多元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無形中為她培養了寬廣的胸襟與溝通協調的能力。

興趣引領的專業養成與服務細胞的覺醒
完成基礎教育後,石天月女士的職涯方向開始展現出她對「家庭」、「生活」與「服務」的濃厚興趣。她因興趣使然,選擇就讀國立內埔農工家事科。在內埔農工的家事科,她不僅習得了烹飪、縫紉、家庭管理、幼兒照護等實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家事教育所強調的「關懷家庭」、「服務社會」精神,與她父母親身從事服務性工作的潛移默化相互應和。
她坦言,在畢業後,自己體內強烈的「服務細胞」被完全喚醒。這並非偶然,而是源於父母親身示範的服務熱忱與奉獻精神。當她學成歸來,她選擇將專業所學和滿腔熱血投入到最需要她的地方——她的家鄉來義鄉。
她首先擔任了來義鄉青溪婦女服務協會的總幹事一職,且一做就是廿餘年。這段漫長歲月,見證了她從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蛻變成為來義鄉最不可或缺的基層服務者。總幹事的工作繁雜且重要,她必須居間協調、策劃活動、處理行政事務,並直接面對鄉內婦女和家庭的各種需求。她用自己的耐心、細心與熱情,將協會打理得井井有條,成為鄉民信賴的支援力量。

領導力的躍升與跨領域的深度精進
長達廿餘年的總幹事經歷,不僅讓石天月女士累積了豐富的基層服務經驗,更將她的服務熱忱昇華為領導力。在大約一年前,她眾望所歸地接任了來義鄉青溪婦女服務協會的理事長。從執行者到領導者角色的轉換,標誌著她的服務視野從點對點的服務,擴展到統籌全局、制定策略的層次。
然而,她並未滿足於既有的成就和領域。秉持著終身學習的精神,石天月女士深知要為鄉親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必須具備更宏觀的視野與專業知識。她毅然決定重拾書本,到崇佑技術學院觀光系進行深造,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觀光系所學的遊程規劃、休閒產業、行銷管理等知識,看似與基層服務或政治領域有所區隔,實則為她拓展了「部落觀光」、「產業發展」的全新服務面向,讓她能夠從更專業、更具產業效益的角度,協助來義鄉的發展。

犀利問政,深化服務的政治新起點
憑藉著豐富的服務經驗、對家鄉的深厚情感以及專業知識的加持,石天月 Livekws Azangiljan 女士將服務領域延伸至公共事務的最高殿堂。她成功當選第 22 屆現任來義鄉民代表,這不僅是她服務歷程中的一次重要里程碑,也代表著鄉親對她過去奉獻的高度肯定。
擔任鄉民代表後,她將過去在基層累積的經驗和犀利的觀察力,轉化為她在問政台上的力量。據鄉親表示,她的服務風格極為到位,不僅能精準掌握鄉民的需求,更以實際行動和犀利的質詢風格,監督鄉政、爭取建設。她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鄉親與公部門之間最堅實的橋樑,務求每一項服務、每一筆經費都能真正落實到有需求的鄉民身上。

肩負重任,誓為全方位服務的楷模
如今,石天月女士的服務之路正邁向更廣闊的舞台。她是本屆國民黨來義鄉黨部唯一的全國黨代表候選人,這份唯一性,無疑是對她在黨務、服務和地方貢獻上,所展現出的高度認可。這項全新的身分,將使她能將來義鄉的聲音,從地方基層,傳達到更高的中央層級。

石天月 Livekws Azangiljan 女士的生命軌跡,是一部動人的勵志故事。它訴說著一個原鄉女兒,如何不被地理環境或學經歷背景所限制,透過持續的學習、堅定的服務信念,以及對家鄉永不放棄的愛,一步步將自己的熱忱轉化為改變家鄉的力量。她從丹林部落出發,歷經城鄉淬鍊,最終回歸故土,用「全方位服務」的誓言,承諾為來義鄉民開創更美好的未來。她的故事,足以成為所有致力於公共服務和地方發展人士的典範與楷模。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