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憂鬱不只是藍色:如何用身心醫學走出困境-陳冠宇醫師分享身心醫學觀點

2025/10/05 10:38
3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原來憂鬱不只是心情低落,而是身體和心靈的求救訊號。」
在 10 月 3 日的講座裡,與會者常有這樣的感觸。

本會邀請到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陳冠宇醫師,帶來主題演講——「憂鬱不只是藍色:如何用身心醫學走出困境」。陳醫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德國心身醫學的精神,並提醒大家,壓力與情緒不僅影響心情,也會透過頭痛、失眠、腸胃不適甚至免疫功能下降等方式表現在身體上。

在演講中,陳冠宇醫師溫柔地提醒大家:
照顧好身體——規律睡眠、運動、練習腹式呼吸
調整生活習慣——飲食均衡、懂得放鬆
照顧情緒——學會覺察、接納與表達
維繫關係——完整的自我與良好的溝通
滋養靈性——有宗教信仰的人從信仰獲得力量,沒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也能從音樂、美景、藝術裡感受生命的美好

參與者分享,講座中最打動他們的,是「給自己一點彈性與轉念的機會」這句話。原來我們常常逼迫自己追趕進度,卻忘了身心也需要喘息與安慰。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可能經歷壓力與低谷,但正如陳醫師所說:「健康的心靈,就是能夠適應、保持彈性與穩定。」願大家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高峰經驗,讓心身重新獲得能量。

心理腫瘤基金會將持續舉辦相關活動,陪伴大家一起走過生命的藍色時刻,找到力量與希望。

照片

 

# # #

主辦單位: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

贊助單位:創益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東生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 # #

  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創立於2013年,深信「癌症病人的情緒照顧,如同身體症狀一樣被重視」,關注罹癌者不同治療階段的心理需要,引進國際趨勢,積極推廣「心理腫瘤醫學」。透過病友心理服務、醫護教育訓練、宣導及公衛倡議,結合臨床醫療與實務資源,提供癌友及其家屬社會心理支持,期待降低癌症病人的情緒困擾,在身體、心理及社會三方面支持下,達成照護癌症病患心理,順利進行正規治療提高生活品質的目標。

# # #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